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94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顾琴龙综述林言箴审校基因治疗(genetherapy)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尝试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同时引起了生物学、免疫学...
[期刊论文] 作者:尹浩然,顾琴龙, 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年份:1995
胃恶性淋巳瘤的诊治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025)尹浩然,顾琴龙综述,林言箴审校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故又称MALT-PGL,占胃恶性肿瘤的...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沈佰华, 来源:肿瘤 年份:1997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顾琴龙1纪玉宝1陈雪华1沈佰华2朱正纲1尹浩然1林言箴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胃癌细胞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2.上海市免疫研...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朱寿柱, 林言箴, 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年份:1995
胃癌术后复发的免疫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200025)顾琴龙,朱寿柱,林言箴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提高,但早期胃癌病人约有5%、进展期胃癌病人约有50%于5年内死亡,死因多为癌的术后复发...
[期刊论文] 作者:姜淮芜,夏觉中,孙秀华,顾琴龙,陈双,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96
肝癌脾转移2例报告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621700)姜淮芜,夏觉中,孙秀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顾琴龙,陈双转移性脾肿瘤少见。由原发性肝癌转移至脾脏者更为罕见’‘’。...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纪玉宝,陈雪华,沈佰华,朱正纲,尹浩然,林言箴, 来源:肿瘤 年份:1997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顾琴龙1纪玉宝1陈雪华1沈佰华2朱正纲1尹浩然1林言箴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胃癌细胞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2.上海市免疫研...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年份:2002
卫生技术准入对未来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陆君 3…………关于我校独立性医学研究所改革的思考顾琴龙 席晓莺 5………………………………………人体实验伦理原则王秀峰 8………...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医学院的教师、研究人员和附属医院的医师都面临着申请科研课题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每年都有大量的申请书递交到国家和上海市各级有关部门,而能够得到批准的申请...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国外学者来访报告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7
推动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成就1998年,王秀峰教授总结了我国建国50年来取得的14大医学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具有原创性,影响深远且广泛,得到国际公认;同时解决了某些较急迫问题,或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94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而出现的新方法。1988年至1990年间,以Rosehberg为代表的肿瘤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免疫-基因治疗的设想和方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急议,提出了以下问题:(1)TIL细......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1
第4届国际胃癌大会(4th 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IGCC)于2001年4月29日~5月2日在美国纽约召开,参加交流的基础研究内容涉及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胃癌分子病...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面对WTO,如何提高我国高校的科技竞争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会议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第三届中国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暨学科交叉创新研讨会、2009’上海医学科研管理年会 年份:2009
在过去100多年中,医学研究的发展通过临床转化提高了疾病的诊治手段。本文介绍了转化医学在21世纪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国内外转化医学的发展动向,分析了科研管理如何在......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1952年King和Schumackcr报道脾切除后可发生凶险性切脾后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脾脏是一个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脏器。通过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1993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而诞生的一个新概念。其基本含义是通过遗传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治疗各种疾病。这种新技术用以治疗恶性肿瘤...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 来源: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年份:1996
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的特征为进行性小肠缺血并导致梗塞和脓毒症,如得不到治疗,病人将死于脓毒性休克,即使在疾病的早期得到治疗,死亡率仍较高。本文综述NOMI的病因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中印,顾琴龙,,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2012
Metallopanstimulin-1(MPS-1)是核糖体蛋白S27E家族的一个成员,其在除胎盘和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广泛表达,但恶性增殖的组织和细胞中MPS-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PS-1作为肿瘤标志物...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琴龙,刘玮,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2
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30余年不平凡历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尤其是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庆,顾琴龙,,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治疗中的最大障碍。癌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与基因密切相关,转移常常伴随着某些基因的改变。1转移相关基因(MTA1)随着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