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海媛, 来源:首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年份:2012
本文选取了陈保亚《语言文化论》中的第六章《语言纽带论》,首先从"叠置式音变理论"出发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伍铁平,潘绍典, 来源:民族语文 年份:2000
文章对陈保亚的《语言影响文化精神的两种方式》提出了商榷,认为讨论普通语言学尤其是印欧语言的理论问题时,必须立足于对多种外语尤其是印欧语言的比较透彻的了解之上,否则很容...
[期刊论文] 作者:丁崇明,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5
一部富于创新而扎实的语言文化专著──评陈保亚博士的《语言文化论》丁崇明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纷纷走出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领域,把语言与文化、社会、思维等联系起来进行多角...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7
语言影响文化精神的发生学根源陈保亚笔者曾经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可以从文化影响语言和语言影响文化两个向度展开。文化影响语言主要是通过词汇层面进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秋平,, 来源:语言学论丛 年份:2014
本文根据陈保亚《当代语言学》的讨论对语法分析的理论取向和所应设立的语法范畴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词和句式或许并非截然二分,而一旦我们采取这个观...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20
本文为“讲坛”栏目推出的“认识中国的方法”系列讲稿第五篇,由课堂录音整理而成,陈保亚教授已审阅。课程时间为2021年10月20日18:40—20:30,地点为北京大学二教105。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7
对剩余语素提取方法的限制陈保亚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是通过最小同一性对比提取出来的。①比如“苹果树苗”这样一个言语片断,可以进行以下对比②:苹果树苗苹果皮儿...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4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语言文化背景陈保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的文化活动。语言模式浇铸了思维模式,通过思维模式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深刻的建构作用,建立在这种语言文化上的文学活动必然体现出一种文化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6
考察队成员和关心这次考察的同行就这次考察的性质、意义等提出了问题,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就阿坝茶马古道对整个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做了回答。  问:阿坝茶马古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答:茶...
[期刊论文] 作者:汪锋,陈保亚,,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语言资源丰富,接触类型复杂。茶马古道的分支和延伸区域跟民族语言的分布、接触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这样一种格局在整个世界范围都具有类型学意义。充分展开...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孔江平,张猛,杨海潮,汪锋,,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0
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六人徒步三月.考察了滇藏川深山峡谷中的马帮古道,就马帮古道的性质首次提出”茶马古道”的概念.由此拉开了茶马古道考...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陈樾,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5
2003年12月6日,陈保亚(左)、木霁弘(中)在剥隘码头调查。(杨海潮摄)  题记  丝绸、陶瓷、茶为古代海路传播的三大物质,茶最终以最大贸易额的比例在远征海路上传播,当时的始发点是在广州。...
[期刊论文] 作者:汪锋(问),陈保亚(答),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语言资源丰富,接触类型复杂。茶马古道的分支和延伸区域跟民族语言的分布、接触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这样一种格局在整个世界范围都具有类型学意义。充分展开...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亚 刘青,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3
作者简介: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1990年夏与木霁弘等徒步三个月考察滇藏川古道和语言文化,首次提出茶马古道的概念。...
[期刊论文] 作者:戴黎刚,, 来源:汉语学报 年份:2009
用核心词的阶曲线来判定语源关系,是陈保亚对历史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文认为,计算阶曲线不管是以斯瓦迪士的核心词为标准,还是以陈保亚的相对有界分析所用的核心词为标准,都...
[期刊论文] 作者:蒋协众,蒋遐,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7
首先简单介绍了陈保亚的“平行周遍原则”,而后借用“平行周遍原则”描述了邵阳(南路)话的几个典型的名词后缀“子”、“几”、“崽崽”、“手”、“场”。...
[期刊论文] 作者:黄良喜,李明兴,, 来源:语言学论丛 年份:2014
本文对陈保亚先生的著作《当代语言学》作了评介。本文首先介绍了全书的框架和各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总结了全书鲜明特点:回顾重要学派、侧重方法、着眼语料、注重汉语。最后,...
[学位论文] 作者:严宝刚,,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5
1996年陈保亚先生发表了《论语言接触和语言联盟》,书中提出了新的“语言联盟”论。该理论在语言接触、同源词和借词的鉴别及“语言联盟”模型三个方面多有创见,是近年来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云,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5
陈保亚1996年创立"语言接触无界有阶"理论,并提出"关系词的阶曲线"作为鉴别语言同源关系与接触关系的新标准.参考上述理论和标准,从汉语与越南语的词汇层面入手,探讨语言的内...
[期刊论文] 作者:严宝刚,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在对语言接触的无界有阶性的研究中 ,陈保亚先生划分、提出了若干新的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