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盟盟, 来源:吉林画报·新视界 年份:2011
【摘要】本文从宋代绘画理论的总体出发,叙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主要内容,并且从郭若虚品评画家的方法、郭若虚记载画家的史实及此书的分类编写等方面论述了《图画见闻志》的特点。  ...【关键词】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家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72-1.5    宋代是绘画理论较盛的一个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少奇, 来源:美术文献 年份:2021
北宋郭若虚在其著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气韵非师\"的新论断,并对其作了系统化阐述,进一步突出了\"气韵\"的重要作用,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分析\"气韵\"的思想渊源、具体释义以及后世对郭若虚\"气韵非师\"的传承与发展,由此窥见郭若虚\"气韵非师\"观点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美学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徐习文,,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理学以其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影响郭若虚绘画理论建构,理学“类推”的经验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影响到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的“类型化”创作思维方法,理学中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罗小奎,,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郭若虚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其艺术功用论、艺术类型论、艺术风格论和气韵生动论体现出来。其文艺思想于当时及后世画坛都影响深远。...
[期刊论文] 作者:许婧,, 来源:艺术品鉴 年份:2017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到:“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他作为人品画品统一论者,在画史上第一次把人品同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与气韵...
[期刊论文] 作者:张楠, 兰娟,,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4
郭若虚是北宋时期著名画论家,所著的《图画见闻志》更是记载了唐、五代、宋、辽多位画家的生平事迹。然而我国宋代绘画的高度成就,更是在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充分展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国,,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09
本文对《图画见闻志》的版本、时间、资料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且联系其时代的背景和当时哲学思想理论的发展深入的阐释了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众多论断产生的必...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浩然, 来源:艺术大观 年份:2020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的山水画与花鸟画品第观,在米芾的《画史》中一方面可见明显的接受痕迹,另一方面也有强烈的批驳话语。...文章从米芾对郭若虚山水画品第观的不完全接受,以及米芾对郭若虚花鸟画品第观的体认与批驳两方面,来论述米芾对郭氏绘画品第观的接受与批评,进而探讨米芾对郭氏绘画品第观的接受与批评之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王陶峰,, 来源:西北美术 年份:2020
“心印说”体现文人从内在立场观照艺术.郭若虚以理学改造吸收佛教唯心论“万法缘虑”的审美直觉,赋予德性内涵.心即理,心能尽性,沟通物与理,画境即心境.士人在城市中通过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敏,,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北宋郭若虚所作的《图画见闻志》是研究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资料,对于此书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书的内容与后人对此书的评价,深入了解作者对绘画的见解和著述此书的意义。Th...
[期刊论文] 作者:陈莎莎,,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郭若虚在其画史名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了绘画的“心印”说,认为绘画是“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他的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北宋理学中的“心性”学说对其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郭善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3
郭熙与郭若虚同为北宋中期著名的绘画理论家,二人的若干绘画理论都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在论及绘画功用、绘画修养以及具体画林木山石的笔法等方面,郭熙较多从艺术创作自身...
[期刊论文] 作者:王牧羽,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20
郭若虚的“气韵”论一方面联系于“心”,指向画家本人天性中无法替代的独特个性,带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一方面联系于“理”,带有宋代理学的色彩....
[期刊论文] 作者:陈莎莎,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郭若虚在其画史名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了绘画的'心印'说,认为绘画是'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他的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北宋理学中的'心性'学说对其...
[学位论文] 作者:曹媛,, 来源: 年份:2012
郭若虚是北宋著名的画论家,其代表作《图画见闻志》记载了唐武宗会昌年间到宋神宗熙宁朝,约二百余年的绘画历史,其中包含丰富的绘画史料以及作者的美学、画学观点。《图画见...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明远,, 来源: 年份:2004
作者郭若虚,北宋太原人。“熙宁三年(1070年)官供备库史,尚永安县主。七年八月丁丑以...
[期刊论文] 作者:彭莱, 来源: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2015
本文着眼于北宋文人画思潮的背景,探讨郭若虚"气韵非师"说的思想渊源及与其他文人画理论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心印"说、"神会"论、"人品"论的理论背景及历史内涵.并且认为,"气...
[学位论文] 作者:陈昱蓉,,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2019
在艺术思想多元的今日,对郭若虚“论气韵非师”深入解读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人的绘画思想,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达到与古人对话的目的,使读者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修炼自身,沉心静气进行绘画创作。...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气韵非师”说,并认为天赋自然天授,在当时与后世产生巨大反响。值得探究的是,古代及近现代的理论家都对持...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若虚,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 年份:1995
乡镇企业质量工作的述评国家技术监督质量司司长郭若虚只有正确地认识乡镇企业的质量状况,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乡镇企业15年所走过的路,对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才会取得积极的促进作...
[期刊论文] 作者:郭若虚, 来源:经济工作通讯 年份:1996
关于名牌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国家经贸委质量司国家技监局质量司司长郭若虚编者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经济,大浪淘沙。企业要发展,市场要开拓,靠什么?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要有自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