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景恒,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份:2006
长期以来,酸沉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酸性土壤中铝的活化、释放机制与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研究酸沉降对地表生态的影响机制、确定生态......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景恒,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份:2004
本文依托于IMPACTS(Integrated Monitoring Program on Acidification of Chinese Terrestrial Systems)项目的常规观测,结合必要的模拟试验,分析了西南和华南典型森林小流域...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景恒,,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2004
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把―双刃剑‖,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石油污染土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让土...
[期刊论文] 作者:张瑜,郭景恒,,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11
采集华北平原潮土样品对其酸度特征和酸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的硝酸盐积累是华北平原潮土pH值下降的重要原因,硝酸根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碳...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朴河春,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2000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有机质成分之一,其中土壤中的行为要受到诸如土壤密度和颗粒粒度、季节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碳水休合物与粘土、各种离子之间存在阗广泛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朴河春,等,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2
采集贵州省茂兰喀斯特原始红楼梦 林中森林土壤和相邻农田土壤,系统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总量和各单糖的含量。并以此来查明由森林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转换的过程对土壤碳水......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朴河春,刘启明,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2000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有机质成分之一 ,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要受到诸如土壤密度和颗粒粒度、季节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碳水化合物与粘土、各种离子之间存在着广泛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娅静,刘晶,郭景恒,,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与当前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土壤氮素转化过程须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化学...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张晓山,汤鸿霄, 来源:土壤 年份:2003
土壤中Al的活化与迁移是酸沉降对地表生态系统最突出的影响之一,也是土壤缓冲酸沉降的重要过程.因此土壤中Al的活化迁移过程成为研究和预测地表酸化及其生态效应的关键环节....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张逸,何骞,相秀娟,,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11
选取贵州雷公山(LGS)和重庆铁山坪(TSP)两个氮沉降量具有明显差异的森林小流域,对土壤中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氮沉降较低的LGS流域土壤水中WSON占...
[期刊论文] 作者:权建农,张晓山,段宁,郭景恒,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7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模式模拟了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硫沉降。模式中详细考虑了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张晓山,张逸,Rolf David Vogtt,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6
华南酸性森林土壤分别在pH值为3.46、4.24和4.84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盐基离子(Ca^2+)的酸性浸提液浸提,以查明降水中盐基离子对土壤水中Al和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2+浓度的增......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朴河春,张晓山,刘启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2
采集贵州省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中森林土壤和相邻农田土壤 ,系统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总量和各单糖的含量。并以此来查明由森林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转换的过程对土壤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对于森林土壤 ,农业土壤中碳水化合物总量明显降低。在农田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恒,张晓山,张逸,Rolf David Vogt,,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6
华南酸性森林土壤分别在pH值为3.46、4.24和4.84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盐基离子(Ca2+)的酸性浸提液浸提,以查明降水中盐基离子对土壤水中Al和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土壤浸出液中H+和Al都有增加的趋势。随着Ca2+浓度的变化,H+和Al有不同的来源......
[期刊论文] 作者:潘亚男,王娅静,曹文超,郭景恒,,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7
氧化亚氮(N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也是21世纪内平流层臭氧(O3)的首要分解者。在过去约150年间,大气中N2O的浓度持续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化肥和有机肥料刺激下土壤中N2O的大量排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启明,朴河春,郭景恒,魏鲁明,余登利,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2001
C3植物与C4植物具明显的δ13C值差异,利用这种特性,选取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边缘处这个C3植物—C4植物转换生长的地点,分别采集森林与农田各三个剖面的土壤样品,根据测定其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朴河春,刘启明,郭景恒,余登利,冉景丞,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当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农田生态系统时,会把C4植物有机质导入到曾在C3植被下发育的土壤中去,使土壤中含有来源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引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碳同位素来区......
[期刊论文] 作者:朴河春,余登利,刘启明,郭景恒,冉景丞, 来源:土壤与环境 年份:2000
为了观察森林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选择贵州喀斯特森林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林地和邻近的玉米地土壤剖面样品,并按土壤密度把土壤样品分级成轻质部分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数,王国安,郭景恒,刘为民,王雅婧,刘英,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2021
分别从理论讲授、室内实验和实习三个重要环节对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地质与地貌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教学团队创建了具有农业高...
[期刊论文] 作者:朴河春,刘启明,余登利,郭景恒,冉景丞,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当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农田生态系统时 ,会把 C4植物有机质导入到曾在 C3植被下发育的土壤中去 ,使土壤中含有来源不同的土壤有机质 ,引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因此 ,可以利用碳同位素来区分土壤有机质来源。实验结果表明 ,耕作几十年后原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仍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