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怡嘉, 来源:科学通报:英文版 年份:1980
Ⅰ. INTRODUCTIONFor many years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in the interaction of free electron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e exists a scattering effect,...
[期刊论文] 作者:杨以培,郑怡嘉, 来源:电子科学学刊 年份:1984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式相关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文中分析了环路的性能,并推导了决定灵敏度和其它性能指标的公式,还给出了一些例子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本文还讨论了设计这类...
[期刊论文] 作者:杨以培,郑怡嘉,, 来源: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年份:1985
In this paper,an auto-gain-control(AGC)loop which operates in a digital correlating receiveris described.The properties of the loop is analyzed mathematically...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文焌,曹艾,郑怡嘉, 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年份:1996
在导出了相位起伏的观测值与电离层电子密度谱的关系式的基础上,通过经典谱分析指出:整个功率谱是由数个高斯谱组成,其包络仍是幂律谱,平均谱指数为0.63。大尺度起伏的稳定时间约为三......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文俊,张武良,郑怡嘉, 来源:电子科学学刊 年份:1992
基于对流层折射的准实测值,讨论了指数大气模型的合理性。根据9km高空折射率值的稳定性,总结出一种预报距离误差的简易方法;并从理论和实测上,讨论并验证了该法的精度。此外,...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文俊,郑怡嘉,张武良,, 来源: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年份:1992
Based on the quasi-measured values of tropospheric refraction,the relation betweenand △R as expressed in Eq.(3)is proved,and according to the stable feature of...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文焌,郑怡嘉,张武良, 来源:电子科学学刊 年份:1992
基于对流层折射的准实测值,讨论了指数大气模型的合理性。根据9km高空折射率值的稳定性,总结出一种预报距离误差的简易方法;并从理论和实测上,讨论并验证了该法的精度。此外,...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文焌,郑怡嘉,张喜镇,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年份:1996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a meter-wave aperture synthesis radio telescope,as the scale length of ionospheric irregularity is greatly larger than the baseline...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勇,伏西洋,郭红锋,赵博,郑怡嘉,陶世荃, 来源:光子学报 年份:2005
由多个小口径成像系统通过特殊排列综合而成的光学稀疏孔径系统是实现高分辨率天文目标成像观测的一种新方法.建立了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衍射受限非相干成像模型,并针对某一具...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勇,伏西洋,陶世荃,郭红锋,赵博,郑怡嘉, 来源: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2004
[会议论文] 作者:王大勇,伏西洋,郭红锋,赵博,郑怡嘉,陶世荃, 来源:第五届全国光子学大会 年份:2004
光学平均调制传递函数是研究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成像信噪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概念。给出了一种推导光学平均调制传递函数与光学系统填充因子关系的简单方法,得出了二者成正比的结论。建立了小填充因子情况下环形、Y 形以及旋转 Y 形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模......
[会议论文] 作者:伏西洋,王大勇,郭红锋,赵博,郑怡嘉,陶世荃, 来源: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 年份:2004
由数个小孔径成像系统按某一特定规则组成的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尺寸和重量要远远比在空间分辨率上与其等效的单个大孔径系统小的多。但光学稀疏孔径系统对高分辨率天文目标直接观测得到的像是低对比度的模糊图像,必须对该模糊图像采用图像重构技术才能恢复出与单......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镇,吴江华,陈宏升,郑怡嘉,朴廷彝,王新民,,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1
介绍了北京天文台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MSRT)新发展的工作模式:太阳一维日像仪和行星际闪烁(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IPS)望远镜.简述了两种新工作模式的科学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邝振焜,任芳斌,郑怡嘉,邱育海,庞雷,王新民,葆鸿启,张纯璐,李国华, 来源:电子学通讯 年份:1981
本文描述了为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研制的两项专用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和二维傅里叶变换硬件以及用它们与联机计算机(NOVA-3/D)一起进行的射电望远镜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