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稀疏孔径系统平均调制传递函数及布阵探讨

来源 :第五届全国光子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平均调制传递函数是研究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成像信噪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概念。给出了一种推导光学平均调制传递函数与光学系统填充因子关系的简单方法,得出了二者成正比的结论。建立了小填充因子情况下环形、Y 形以及旋转 Y 形光学稀疏孔径系统的模型,这些模型只与填充因子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给出了这些模型在不同填充因子时,各自子孔径数目以及子孔径尺寸与整个系统所等效的单个大孔径尺寸之比。
其他文献
指出实现全天候通信是空间光通信系统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研究大气光通信系统全天候通信的实现技术,讨论了大气介质对光信号的衰减、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起伏、光斑漂移和光束扩展对全天候通信的影响,给出了大气湍流对光强起伏和对光信号影响的试验曲线;提出了一种宽范围自适应功率增益均衡技术措施和补偿大气湍流的有效、易行方案,既能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倾斜波前畸变起到补偿作用,又能实现光功率自适应均衡作用。最后对实际设计
利用张应变InGaAsP体材料做有源区制备出了偏振不灵敏光放大器,其特性测试表明,偏振灵敏度小于0.5dB,峰值为12dB,增益谱中心波长1545 nm,3dB带宽约30nm。
实验用Ti:sapphire飞秒激光泵浦一段190mm长的多芯微结构光纤,通过调节泵光的方向使光进入不同的纤芯,获得与之对应的一组超连续光谱,其中最宽连续谱的20dB带宽从320nm至少到1750nm。实验中改变泵光耦合的耦合状态,得到高阶模,分析认为高阶模的出现增进了光谱向短波方向的拓展。本实验首次验证了可以制作一种具有不同色散轮廓的多芯微结构光纤,来可产生具有实用前景的超连续光谱。
研制了一种高输出功率及高斜率效率的分布布拉格反射型铒/镱双掺激光器,该激光器使用长度为4.45米的铒/镱双掺光纤作为增益介质,使用1064nm的Nd:YAG作为泵浦源,在1552.08nm波长处获得3dB线宽为0.072nm,25dB线宽为0.129nm的激光输出,最大输出功率为69mw,输出功率稳定性小于5﹪,边模抑制比为59dB输出波长稳定性在±0.01nm,该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为12 mw
本文对当前光纤预制棒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讨论了不同的光纤生产工艺对于光纤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不同的光纤生产工艺对光纤生产成本的影响层面来探讨未来光纤生产工艺如何适应FTTX技术的发展需要。利用传统单模光纤(G.652)的较低衰耗可以延长FTTX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同时发挥其较多模光纤大得多的带宽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传输速率,无疑是干线(城域网)光纤光缆光传输连接载体的首选,并有部分国家
研究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S)方法运用到CO和CO2气体的定量分析中,通过红外光谱仪系统测量得到两种待测气体的红外透过率光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用红外标准数据库 HITRAN 中的 CO 和 CO2 气体红外光谱分别对测量得到的光谱进行拟合,得出待测气体的浓度.对于密闭样品池 CO 透过率光谱测量分析结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 Ar 与 SO2/SOCl2的混合气体的空心阴极放电;亚稳态 Ar(3P0,2)与 SO2/SOCl2分子的能量转移反应以及 He(23S) 与 CH3SO2Cl 的能量转移反应。在上述实验体系中,均观察到了电子激发态产物 SO(c1Σ- →X3Σ-)的发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流动余辉技术能够有效地通过能量转移过程降解氧硫化合物。具体的降解过程为:惰性亚稳态原子激发
本文介绍了纳米 TiO2在光电池及光催化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染料敏化的纳米TiO2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作机理及关键技术,与传统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相比,这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质量轻、薄膜化、对阳光入射角度不敏感等优点,并且还可以制作出柔性和透明的太阳能电池,使其作为建筑材料使用成为可能。纳米 TiO2的光催化作用除了常规的应用外,还使得通过分解水获得无污染的燃料氢成为一种可能。纳米 TiO2光
渡越辐射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辐射。文中描述了渡越辐射的基本理论及特性,介绍了利用渡越辐射测量电子束剖面、能量、发散角、发射度这几个参数的方法。在 18MeV,2.7kA 的强流加速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直接利用渡越辐射测量了电子束的剖面,利用渡越辐射的特征图案测量了电子束的能量和发散角,据此计算出发射度。实验结果表明,渡越辐射是强流脉冲电子束的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
介绍了一种利用多狭缝条纹管来实现激光三维成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空间距离信息转换成时间信息,利用多狭缝条纹管测量时间信息从而达到测距的目的。通过成像原理的分析以及条纹管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对激光三维成像系统的核心器件——多狭缝条纹管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初步计算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