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郅胜军, 来源: 年份:2008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及花后不同时期高温逆境胁迫对平安6号,豫麦49-198两个不同穗型中筋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光合生理、碳氮代谢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于2006~2007年在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花后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磊,王成雨,李金才,屈会娟,郅胜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从施氮量、施氮时期、氮肥种类、氮素与其他因素的互作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成雨,李金才,魏凤珍,屈会娟,郅胜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穗部籽粒发育变化规律,为小麦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以大穗型小麦品种矮早8和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供试品种,设3个...
[期刊论文] 作者: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9
以重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为材料,研究了正常播期(10月10至12日)和适度晚播(10月24至26日)条件下,高(30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低(150万株hm-2)密度对其干物质和...
[期刊论文] 作者: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200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周麦18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各密度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
[期刊论文] 作者:屈会娟,李金才,魏凤珍,沈学善,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于2004~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冬小麦植株C-N的积累、运转规律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晚播(10月22日播种)可以提高冬小麦成熟期单茎籽粒重...
[会议论文] 作者: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研究了传统播期(10月12日)和适度晚播(10月26日)条件下,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密度对周麦18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分配及其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晚播降低了小麦受冻害的风险,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但传统播期小......
[会议论文] 作者: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以偏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各密度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播种密度降低而增加(150×104hm-2>225×104 hm-2>300×104 hm-2),晚播相应降低了单......
[期刊论文] 作者:魏凤珍,李金才,王永华,尹钧,王成雨,屈会娟,郅胜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小麦冻害的受冻致死原因与影响小麦抗寒性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受冻苗情采取...
[期刊论文] 作者:郅胜军,李如意,魏凤珍,李金才,屈会娟,沈学善,王成雨,,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行距及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a+b)、光合速率(Pn)、及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以及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华,李金才,魏凤珍,尹钧,屈会娟,王成雨,郅胜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多发的小麦冻害类型、冻害特征对小麦受冻致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