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一生,邵宏清,,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7
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贮藏条件的优劣和贮藏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子质量。所以,种子贮藏是搞好种子生产和营销的关键,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小麦种子收获时正逢高......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朱协飞,等,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李农,张金松,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10
分析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种子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对新洋农场种子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劣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明确了新洋农场种子产业具有资源、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王炎,胡剑峰,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2
"标杂A-1"系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协作,用常规叶型的转Bt基因抗虫棉作母本,用与超鸡脚叶无腺体的自交系作父本,采取人工去雄授粉方法杂交而成的抗虫高产鸡...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李农,张金松,,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8
“镇麦168”(原名“镇麦02168”)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早熟、红皮、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育成,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通...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王炎,吴东益,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张金松,朱协飞,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02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 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 ,1995年选育成功 ,1998— 1999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 ,2 0 0 0年进入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卡 李农 邵宏清,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9
摘 要:为明确黄腐酸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水稻品种金粳818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600kg/hm2黄腐酸有机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和分蘖发生,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基本无影响,对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郭西进,邵宏清,杨春宝,张志强, 来源:工矿自动化 年份:2018
为解决重介选煤控制系统中重介悬浮液密度与液位调节过程的大滞后与强耦合问题,建立了悬浮液密度与液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对系统进行解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重介悬浮...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炎,胡剑峰,邵宏清,张金松,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1
"豫麦34"原名为"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研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盂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经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1994年9月经河南...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王刚,李农,张金松,,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8
镇麦168(原名镇麦02168)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苏麦6号/97G59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早熟、红皮、强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育成,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新民,蒋祝成,邵宏清,朱协飞,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是南京农大棉花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1995年选育,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们于2000年引进和对照"苏棉9号"、"中棉所29"比...
[期刊论文] 作者:邵宏清,李农,张金松,徐曙,廖大标,,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8
“华麦3号”(原名“新洋04-8”)是由江苏盐城农垦农科所以“冀麦5418”/“豫麦34”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中熟、白皮、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育成,2007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新民,邵宏清,王炎,张金松,秦建华,陈占荣,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卡, 李农, 邵宏清, 周娜娜, 王升, 叶仁宏,,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9
为明确黄腐酸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水稻品种金粳818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600kg/hm^2黄腐酸有机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
[期刊论文] 作者:徐曙,廖大标,冯会芹,邵宏清,李农,张金松,,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9
港啤2号是连云港市农科所用苏引麦二号作母本,早熟三号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多代系选而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该品种于......
[期刊论文] 作者:廖大标,徐启来,王升,徐曙,冯会芹,戴学林,邵宏清,李农,,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8
苏啤4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用申6/美酿黄金//单二大麦//3/单二大麦杂交的后代中间材料为母本,用盐麦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用系谱法,经过多年来连续选择,200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