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军,彭劲松,,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2017
邓联健的《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一书采取翻译史书写的会通视角,研究了19世纪前半期新教传教士的汉英翻译活动,开拓了翻译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语学刊 年份:2014
出于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文化的优越感,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对儒家圣人和儒家作品普遍持有偏见。《四书》译者柯大卫在该书英译本的大量"点评"中批判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其主要攻...
[会议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叙述分析1807-1850年间在中国及"南洋"华人地区的新教传教士从事汉英翻译活动的情况,认为传教士翻译中国文献的动机主要有:一、介绍儒家学说以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
[会议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 年份:2004
19世纪初,中国以及华语覆盖的南洋地区成为当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传教目标地区之一。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克服了语言障碍、文化隔膜以及气候和卫生条件等的不适,在晚清...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6
在二语习得的较高级阶段,产出性词汇能力往往不能与接受性词汇能力同步发展,而似乎在某一个水平上石化。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和促进词汇产出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2020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报告的是一项对中国大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尝试性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对两所大学213名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中国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接受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5
"林则徐致英国女王照会"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文件。经过文本比对发现,"林则徐照会"的四个早期英译本分别出自两个不同底本。而清代官府文献均记载林则徐仅曾一次照会英...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语教学 年份:2019
翻译并非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之主业,但他在英译中国文献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其英译作品包括两部成册译作、大量报刊文章以及《华英字典》等工具书和教材中极其丰富的词、句、...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学生词汇量不大和词汇产出能力不强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词汇习得的复杂性、间接学习与直接学习的效果、以及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的要求等三个方面提出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2015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巨大挑战。大学英语课程跟中学英语课程、社会语言培训、大学专业双语课程,以及网络英语教学资源等均应具有关键区分。大学英语须...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2010
1.引言在当今国际问软实力竞争的大格局中,中国的相对劣势还十分明显,离“文化大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近年来王岳川(2007)等学者强烈呼吁加强文化输出,力塑大国形象。我们认......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本文分析了我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背景、动机,重点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系统软件的教学模式,教学软件的功能与特点等。文章还总结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
[会议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4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以照会形式颁发的外交文书,林则徐《檄谕英吉利国王书》在中国外交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经过文本比对发现,该照会的四个早期英译本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来源: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年份:2015
官府文件是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英译中国文献时重要的文本选择对象。本文展示了传教士于1807—1850年间英译出版的四种成册译作和29篇单篇文献,并将其中29篇单篇文献分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健, 陈玲,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22
邸报是清政府选择性公开政治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华西人深察其权威性,于是设法罗致翻译,使之进入全球公共领域。西人通过译介邸报获得大量军政情报,从而在与中方的系列政治军事斗争中居于优势地位。清廷知晓这一情况后,责令地方机关逐级查处邸报外译事件,但无果而终。......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仙, 邓联健,,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2018
通识教育是弘扬自由教育传统、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文关怀教育。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与学术研究机构,其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书院的通识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书院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