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海平,, 来源:世纪 年份:2010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被刻成牌匾,静静地陈列着。大多数参观者往往不会注意,当然更不知晓这份曾密存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遗嘱的来龙去脉。...
[会议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 年份:2004
宋庆龄逝世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每当我想起我与老人家生命中最后十年的通信和交往的往事,不由自主地怀念、崇敬宋庆龄她老人家。我与宋庆龄的书信来往始于1971年,当时宋...
[会议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 年份:2004
宋庆龄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相识已数十年。30年代中期斯诺访问延安,写了著名的《西行漫记》,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他进入延安,就是通过宋庆龄...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纵横 年份:1996
工合 邓文钊在香港参与工作的革命机构,除了保卫中国大同盟和《华商报》之外,还有一个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工合和保盟,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两个机构。保盟直接筹款捐...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纵横 年份:1997
我的父亲邓文钊生前追随宋庆龄、廖承志参加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他们身边——不论在香港,还是在北京——都团结着一批外籍友好人士。这些人有的住在海外,有的到中国定居,也有...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纵横 年份:1996
1928年,正是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不稳之时,何香凝把廖承志送往德国,廖梦醒送往法国。而邓家方面,由于曾灶娇丧生,邓文钊、邓文田和邓文枢的遗孀胡氏继承了巨额遗产,文...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纵横 年份:1996
“红屋”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加紧对进步人士迫害,许多爱国人士从国内各地转移到香港。这时先后到港的人有何香凝、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许广平、黄炎培、陈淑...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广殷, 来源:纵横 年份:1996
邓文钊原籍广东五华县,生于香港。他曾留学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回港后任华比银行华人经理、《华商报》董事长兼督印人,建国后任广东省副省长、省工商联副主委。他出身于香港...
[期刊论文] 作者:杨 时,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0
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寓所以及上海淮海路1843号寓所的所有藏书送予恩斯特·邓(邓广殷同志),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
[期刊论文] 作者:沈海平,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1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
[期刊论文] 作者:姜千里, 来源:百年潮 年份:1997
邓广殷《我的父亲邓文钊》一书披露的“华企事件”,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重要材料。  事情发生在广东。1950年新中国诞生不久,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而国内进行经济建设急需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