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凌逾,,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先生以“...
[期刊论文] 作者:何夕,,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7
2014年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宂员赵稀方先生的自选集《历史与理论:赵稀方选集》梓行。注重文学及历史、理论的勾连与互动,历来是赵稀方先生的文学研究迥异于他人的品格,...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张宝林,,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13
赵稀方(1964—),男,安徽芜湖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研究,专著有《存在与虚无》《小说香港》《翻译与新时...
[期刊论文] 作者:马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0
赵稀方,男,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文刚,,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通过概括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写作特色,总结了该书在学术上的贡献与价值,考察了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在该书的独特地位,并联系赵稀方一贯的学术观点进...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4
访谈者: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教授)时间:2004年1月22日(春节)下午地点:中国作家协会赵稀方:您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基督宗教色彩,而您又是个社会主义者,在我看来,...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4
对于俄苏文学的翻译介绍和历史叙述的梳理表明,1949年之后“俄苏文学光明梦”的构成的确并非突如其来,而具有自“五四”以来的“以俄为师”的历史线索,但最为根本的构成力量却是......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9
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化机制的香港文化,对于正走向市场的中国文化无疑是一个切实的参照。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展望中国文化前景的时候,我们不妨注目一下香港文化,看看它会给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从民俗学角度研究鲁迅小说赵稀方鲁迅小说中的民俗现象是非常丰富的,从居住、服饰、饮食到年节、婚礼、丧葬,到巫术、鬼神、迷信等等(主要限于绍兴地区民俗),无不形象生动,有不少人...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皇,,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5
《历史与理论》是赵稀方先生最新面世的自选集,汇聚了他的文学研究精粹。理论为本,但历史先行,形成了此书如理论旅行般的独特学术魅力。它回归文本、回归历史真实,折射出理论...
[报纸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 年份:2004
■演讲人简介:$$ 赵稀方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席研究员,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研究。专著有《存在与虚无》、《小...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学史的某些章节需要重写赵稀方大陆文学史家在梳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时,一直认为1949年至新时期是一段空白。后有学人作出反思,以为他们忽略了50、60年代的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中西诗学比较管见赵稀方自下以“中西诗学比较”为题的论著不少,它们论述框架大体相同,即:中国表现,西方再现,随之是中国意境,西方典型等范畴的比较。笔者认为,这种比较从具体观点到思路方法上均存在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顾明栋,,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4
赵稀方、严绍璗、张博三位先生对汉学主义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为我们探讨汉学主义理论的深意提供了契机。提出汉学主义的理论着眼点并不完全是促进汉学研究和国学研究,甚至...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今,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20
赵稀方将其翻译新著命名为《翻译与现代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虽说是过于宏阔,却点明了21世纪以来他一直在进行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面向,其专著《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
[期刊论文] 作者:赵稀方,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8
综合与拓展──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赵稀方1997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持的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期刊论文] 作者:徐婷,,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3
在出版于2009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1]里,赵稀方先生以专门的章节探讨了当时在国内起步未久的翻译研究学派(亦即文化学派),与同类题材的专著相比,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东风,,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1
本文以赵稀方的论文"《红与黑》事件回顾——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二"为契机,对1995年由《文汇读书周报》开展的有关《红与黑》翻译的读者调查事件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文刚,,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赵稀方的《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突破了一般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书写方式,开创又一新的方向。全书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注重翻译文学在中国新时期话语建构...
[期刊论文] 作者:曹文刚,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赵稀方的《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突破了一般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书写方式,开创又一新的方向。全书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理论,注重翻译文学在中国新时期话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