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 来源:福建林学院科技 年份:1982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毛竹(Phyllostachysae PubescensMazel)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导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吃光,致...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3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道,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 1981年,我们在...
[期刊论文] 作者:R.W.Beriy,谢卿楣,, 来源:福建林学院科技 年份:1982
当选择用于任何方面的某种有效的杀虫剂时,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毒杀目标昆虫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它的功能的那些特性。在施用木材蛀虫药液的情况下,杀虫剂的功能有如下四个方面:(1...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蒋捷,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根据植物感病过程中特异性毒素对寄主的作用原理,利用油茶炭疽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不同抗性油茶物种的叶进行处理,观察毒素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测定与抗性有关的重要生理生...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黄建河,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泡囊从枝菌根(Vesiclar—Arbuscular Mycorrhiza)(简和VA菌报),广泛生存于植物界,据报道90%的显花植物都有VA菌根。VA菌根的作用不仅能提高作物对磷酸盐的吸收,而且还能使作物...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春俤,谢卿楣,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本试验用简单的对比试验方法,探讨黑荆树不同处理的木屑袋栽香菇,其产量和质量与香菇高产树种——壳手科木屑袋栽香菇之间的差异;为黑荆树的综合利用及开发闽南袋栽香菇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施天锡,,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64
前言木麻黄(Casuarina)是热带与亚热带的树种,早在1923年即自我国台湾引种到福建省厦门一带,初作为庭园观赏植物。由于木麻黄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具有耐脊薄、早、湿、盐土以...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陈祥平,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8
麻竹枯萎病是福建省南平麻竹生产基地一种毁灭性的新病害。经测定,抗冻性强不感染枯萎病的南平品系麻竹与抗冻性弱严重感染枯萎病的漳州品系麻竹,在水分、电导率、酶活性、蔗...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林锦仪,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8
用正交设计三因素和三水平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农药(A)、不同次数的人工扫除蜜露(B)和不同时期引放蚂蚁(C),对紫胶霉病进行林间综合防治试验。三因素在紫胶霉病的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林锦仪,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6
经鉴定,引起紫胶霉病的病原菌是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浓色煤炱(Neocapnodium theae Hara)和柑桔煤炱(Capnodium...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吴志远,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84
本文对苹掌舟蛾(Phalera flarescens Bramer et Grey)的病毒病症状和组织病变的观察;NPV的形态特征及感染力测定等方面作了初步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In this paper, Phal...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志远,谢卿楣,,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6
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amer et Grey)是我国南北方的主要果林害虫,为害苹果、杏、梨、枇杷、栗、榆等多种果林。福建省南平、三明等地区珍贵用材树种光叶石楠(Phot...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蒋捷,黄建河,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根据植物感病过程中特异性毒素对寄主的作用原理,利用油茶炭疽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不同抗性油茶物种的叶进行处理,观察毒素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测定与抗性有关的重要生理生...
[期刊论文] 作者:马尤光,谢卿楣,蒋捷,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3
板栗疫病为我国检疫性病害。福建省1988年首次发现此病,并已在南平、三明、福州等地、市扩展蔓延,为害较重。防治首先应严格苗木检疫;选择抗病品种,嫁接时以抗病力强的大叶栗...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硕,谢卿楣,郭玉硕,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1
锥栗溃疡病是近年来在福建省锥栗栽培区建瓯、南平等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经鉴定,病原菌为寄生内座壳菌。病原菌的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7~10天后形成大量分生孢...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朱政文,连金铨,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昆虫病毒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由于它具有对害虫致死力强、效果持久等优点,近年来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使用病毒...
[期刊论文] 作者:朱政文,谢卿楣,陈顺立,, 来源:福建林学院科技 年份:1980
血清学方法是研究病毒和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于人、畜传染性病害、植物病害的快速诊断、病毒株系分类鉴别、病毒亲缘关系的分析,病毒潜伏性及流行病...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陈顺立,朱政文,, 来源:福建林学院科技 年份:1980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核多角体病毒病的自然发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是有效地应用多角体病毒大面积防治木毒蛾的重要依据。几年来我们对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中的木毒...
[期刊论文] 作者:谢卿楣,林清洪,林毓银,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7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枯萎病是最近在福建省南平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茵(Nectriaditissima),无性阶段为半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