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向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8
"诗言志"具有显性和隐性含义。从显性意义讲,"诗言志"指用诗歌来表达"赋诗者"的情感、意志;从隐性意义讲,"诗、言、志"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志"为内涵的"诗","诗"为外发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东,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8
《诗言志说》是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初期成果,1944年他"重写"此篇为《诗言志》。《诗言志》除补充新证而增大篇幅外,有两处术语的改动值得关注:"意念"的术语凝定,这是借...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海洋,,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诗言志”是中国诗学开端的先驱之一,孕育诗学自觉的萌芽。本文试图从“诗言志”产生、志与情的关系等几方面的阐述,以期对“诗言志”作出一个简要的认识,明了它对中国诗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启成,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1
“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朱自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对后来的诗歌理论有深远的影响。郭绍虞先生的《中国代历文论选》对“诗言志”又...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明,, 来源: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他自觉将“诗言志”的艺术观念移植到《史记》中,完成了从“诗言志”到“史言志”的转变。这正是《史记》文学性得以产生的根本...
[期刊论文] 作者:刘赵莹,王军涛,, 来源:青年时代 年份:2018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论.“诗言志”中的“志”,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解释,经过探究把它理解为“政治情操”.该文论的提出,说明了诗的功用和价值在于“言志”,这在后来...
[学位论文] 作者:王适,, 来源: 年份:2011
“托物言志”是中国画中一种独有的艺术特征,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美学思想之一。古代画论中有大量“托物言志”的论述。通...
[期刊论文] 作者:邹荻帆,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4
一谈到诗时,总不能不想到一句老话:诗言志。诗言志:难道说一些超现实的“豪言壮语”就是言志吗?金漆粉饰的泥塑金刚神,到底不能让清醒的人予以崇敬和鼓舞。...诗言志:难道喁喁独语,诉说自己关门闭户的冥想,讲不完的只是一已脱离现实的心窝里的茶杯中的风浪。去吧,假小空的狐狸变美人!...
[学位论文] 作者:龚紫萱,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3
目前对言志赋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论文拟从多角度对两汉时期言志赋进行全面考察。论文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章界定“言志”的内涵以及确定言志赋篇目。...论文认为“言志”与个人穷通、理想志向、人生出处有关;另外因个人穷通而引起的理性思考、抒怀兴叹的表达也属于“言志”。以此为标准,确定两汉言志赋共计20家32篇。第二章对两汉言志赋的作品解读。...两汉言志赋的叙述主体相异,部分赋作以屈原为言志对象,一是模拟屈骚,代屈原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杨齐,曹艳华,,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8
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尔后,“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成了中国古老诗学中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历代学者研究基础上,拟从“赋诗言志”到“作诗言...
[期刊论文] 作者:程敬业, 来源: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年份:2004
"言志"说是中国文艺理论的发端,它与"言情"说是我国古代的两大诗歌美学理论,对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诗》言志"提出之初,古人们还没有自觉地把"诗"作为一种文...
[期刊论文] 作者:辛文,,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份:2007
朱自清先生对“诗言志”命题从赋诗言志、献诗陈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做了经典阐发;从这四大内涵考察.孔门则对“诗言志”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均雁,,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8
"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学命题。近代以来的"诗言志"研究主要集中在"志"的内涵、"诗言志"与其它诗学命题关系等方面,另外"诗言志"在海外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现代价值不容忽视。...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湘,,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诗言志"是一种教学内容,是成年礼仪式上展演的一个节目。尧舜时代成年礼中有言志活动,它影响到西周以后冠礼仪式上的言志文学活动,冠礼言志以述祖德、祝寿考为主要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曹保顺,, 来源:同学少年 年份:2011
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作者主观情感与认识的写作手法。如,杨朔的《茶花赋》、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等,都是成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名篇。...
[期刊论文] 作者:颜丽金, 来源:人文之友 年份:2020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能言明托物言志的概念,为了探究托物言志的概念,我首先从它的源头及发展进行阐述,托物言志是将情感物化,并将个人情感寄托在事物之上,做到“物”与“...
[期刊论文] 作者:胡清芳,,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诗言志”是儒家的诗学观。“诗言志”有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由于个人的思想、志向及所处环境、地位的不同,所言的“志”也各不相同。寓志于形...
[期刊论文] 作者:周北鹤,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诗言志”观点的演变周北鹤“诗言志”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它最早大约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表达诗人的意志,歌咏唱诗的语...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印,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7
摘 要:“诗言志”说在我国古代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成为历代言说者论说的对象,是一个极具阐释性的诗学命题。...本文从还原诗的原始状态入手,以诗的发展分期为线索,阐释了不同分期中“诗言志”的内涵,并由此勾勒出“诗言志”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总体形态和趋势,以期寻找到阐释“诗言志”说的新角度。  ...关键词:诗言志;“诗乐舞”;群体情感;个体情感  作者简介:王洪印(1992-),女,内蒙古赤峰市人,四川大...
[期刊论文] 作者:高文强,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言志”批评其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志”的含义以及承载“言志”功能的主要文本“诗”的含义都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志”的最初含义主要指“知”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