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甘振波,,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章提出了与褚半农先生就《金瓶梅词话》中的吴语问题不同的看法,认为《金瓶梅词话》一书中的方言更接近河北藁城、正定一代的方言口语。...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8
明清吴语小说中的难词,有不少至今尚未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进入词典的有些释义也可商榷,本文对“壁脚”、“响觉”、“响咯”、“收成”、“收成结果”5个吴语难词予以例释。...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地方志 年份:2019
村志是一村的百科全书,记载重大事件是其职责所在。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大事,也是改变中国政治格局和走向的重大事件,在村志中理应得到充分反映。5区...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地方志 年份:2020
"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中有关于"物产"的丰富而系统的记载,是了解和研究上海自然资源及其变化,了解和研究上海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宝库。本文以清同治《上海县志》和民国《上海县...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从甘振波先生的商榷意见可看出,作者对《金瓶梅词话》中的语言材料不熟悉,如对多次出现的“临期” 毫无所知,错误地认为明代已有铰链等,故文章缺乏基本说服力....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住宅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1950年代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铲除封建土地制度的一场社会革命,是当年的头等大事。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根据不同土地性质,政府发给农户的土地证有《......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土地 年份:2014
自留地又名自留田。它是我国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由农业经济组织按国家政策规定和家庭人口数,分配给各家自由种植、长期使用的小块土地社员经营自留地本是一项家庭副业,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15
我的家乡褚家塘是原上海县莘庄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队,也是一个在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娄县志》中就记有村名的老村庄。在城镇化进程中,于1993年起开始动迁,至2009年动迁结束。...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2016年地方志理论研讨会 年份:2016
自留地是中国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时期的产物,自1956年出现至今,自留地政策仍在施行.但它出现不久就遭曲折和反复,几十年中"三分三收",每次反复,都同当时的政策导向、政治气候、经济形势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地方志 年份:2016
农村划定各家庭阶级成份先后进行了两次:1951年土地改革时首次划定,1964年“大四清”中重新划分。1979年废除,实行近30年。涉及每户家庭、每个成员的政事,理应是地方志重点记...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2010
《醒梦骈言》使用了大量的吴语特征词,这些词语反映的是吴地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吴地语音,至今还属吴语常用词。中华版、燕山版排印本有十多处径改,改掉的都是吴语词、吴...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2
吴语文学,在历史上一直枝繁叶茂。这些作品有的本来就是吴地作家创作的,作品中天生有大量的方言语词。有的作者虽不是吴地人,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吴地,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情...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地方志 年份:2019
村志是一村的百科全书,记载重大事件是其职责所在.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大事,也是改变中国政治格局和走向的重大事件,在村志中理应得到充分反映.5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档案 年份:2014
我的家乡褚家塘是闵行区一个自然村,也是原莘庄公社下属一个生产队。1993年起开始动迁,2010年动迁结束并全部拆除,村民分批搬迁至6个新村小区。褚家塘,这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4
水花生是一种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 ,叶对生 ,茎光滑 ,中间还空心。它的学名是什么 ,我没有去查 ,只在一本学生课外读物里看到叫它喜旱莲子草。这名字表明这种野草“喜旱” ,而...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8
有一个人们都认为是『字』,经常被人使用着,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识,且到了不能用其他字代替的地步,但它至今尚未有『户口』,在辞书里也就不能『落户』。这个字,就是『』字。...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凤最早作为楚人的原始图腾,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是导引人的精魂“飞登九天、周游八极”的载体。作为图腾,凤原本是不存在什么性别的,后人将之与凰组合成“凤凰”,便有了雌雄之分,凤自然成为一只雄鸟。  我国古老的动物灵崇拜主要有鸟、龙、犬、虎四类,在这四大......
[期刊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视野 年份:2018
在方言中,腌咸肉被说成“盐咸肉”,腌菜成了“盐菜”。“盐”在此成了一个特色动词。这种说法记录在文献并流传至今,如“桥下一细家取欲烹食,其妻盐而藏之”。“吴语以鹾腌物曰盐”,“生瓜,一名筲瓜,或酱,或盐,皆可菹”。  盐菜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各种蔬菜也“皆可菹”,如......
[会议论文] 作者:褚半农, 来源: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档案馆 年份:2007
历史上的上海闲话是在吸收周边地区方言的同时逐渐形成的.1928年以前的上海县治虽在今上海南市区,但它的方言却曾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以"松江"为重过的.今上海市区方言跟吴淞江以南旧属松江府辖区的华亭、上海县一带的古代方言关系比较密切,是上海方言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