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无,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22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本刊原副主编袁振保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于2021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袁振保同志,1935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调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22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本刊原副主编袁振保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于2021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袁振保同志,1935年4月出生,浙江奉化人。...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6
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表现──评朱光潜美学思想袁振保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表现。因为在中国当代美学之中,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全面,其影...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6
文艺要为科学立传袁振保文艺要反映时代、表现时代精神,就必须弹奏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人类的科学实践,就是科学与生产相统一的基本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4
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即是对日常的普通的耳目烂熟的人、事,通过独特的异化的艺术处理,引起人们的关注、惊愕,产生更大的艺...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一、《周易》——中国古典哲学的鼻祖,中国美学的思想渊源“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易》乃是中国文化之发端。相传伏羲作八卦,已开《周易》之先...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易传》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因为它不认为美是人心的产物,也不认为美是神的创造,它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观察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美的现象的。它认为自然万物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这篇文章事实上是我的《形象——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一文的下篇。在上篇中我着重论证了形象是审美的一个基本事实,批评了唯情论的片面性,并且从形象的内容与...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形象思维规定艺术的创作方法。形象思维的对象,规定创作方法的对象;形象思维的内容,规定创作方法的内容;形象思维的目的,规定创作方法的目的;从而为形象思维的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目前,在文艺理论上,对文艺的基本特点,(或谓之“基本特征”、“基本特性”)有所争论,有主“情感”说,有主“形象”说。我以为文艺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文艺的最高本质是人性。文艺作品不......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从何处发祥的?我以为是从揭示人的自然本质开始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自然的本质...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5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85
目前理论界有些人认为马克思的人性“复归”说,是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所说的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人性的复归等“是空洞抽象而......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0
本期所载《运用艺术的魔棍》,虽不能算锦绣篇什,却也不乏精到的思虑和孜孜以求的精神;它们或探寻戏剧艺术的发展脉络;或予测戏剧之未来,或抒独到的一孔之见;焦思忧虑,溢予言...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从思维的角度看,任何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的判断与推理之表现;任何门类的艺术创作,都是对形象的判断和推理.没有判断和推理,就无以形成形象的统一的逻辑结构,就无以表...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86
一 美是事物本性适合于人的本性的那种性质。一切美都是事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的既对立又和谐的统一。因此,美可以用“主客体统一”来概括。客体,指事物、事物的本性,包...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0
直感是艺术思维的起点,但直感还不是艺术思维。艺术思维的基本内容即是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体现。所以“意象经营”实是艺术思维之根本。艺术形象不过是艺术家经过头脑思维的经营所形成的意象的对象化或物态化。在主观头脑为意象,在客观物质则为艺术形象。艺术家......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88
李泽厚同志认为,形象思维不存在逻辑,如果说有逻辑,“也正是意谓着它具有一般逻辑思维(指抽象思维——引者)的某些功能、性质、作用”。形象思维有的只是所谓“情感的逻辑”。而这......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形象,是美学的基本范畴。这犹如商品之于政治经济学,概念之于抽象思维的逻辑学。研究美学要从形象开始,不能从美开始,也不能如李泽厚所说“从美感开始”。形象是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振保,,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目前,美学界有一些同志对德国古典美学家的审美自由观的实质,认识不足。因而往往把它同马克思的审美自由观混淆起来,甚至认为建立在实践观点上的马克思的审美自由观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