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在安德列耶夫的小说之中,"沉默"表现为不可逾越的"墙",它笼罩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隔绝了关于真理和感情的交流,使人们陷入无边的绝望和痛苦之中。鲁迅前期的小说也借用了安德......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心雕龙·隐秀》的释义,一直以来诸家各有论断,大体可分为修辞手法、文体风格、审美风格、审美意象、哲学思维五个维度上的释义。这五类释义看似差别甚大,但都隐涵着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吴宓在《文学与人生》中要“通过文学研究人生”,但其中“文学”与“人生”各自的内容并不密切相关;要“以诗与哲理二方面为主”去探讨政治、道德、艺术等重要问题,但在实际...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年份:2017
《哈姆莱特》处在莎士比亚历史剧与悲剧创作的转折期,也处在英国朝代即将更迭的时期。从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视角反观《哈姆莱特》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哈姆莱特》不仅表现了忧......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和《明天》延续了安德列耶夫的作品《谩》和《默》中“沉默”的主题和悲观的情绪,但却表露出犹疑不决的一面。从叙事结构上比较两者的作品,可以发......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西方传统成长小说与启蒙主义时期所建立起的理性中心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以“天真”和“经验”对立模式的书写往往以启蒙理性的胜利告终。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水...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心雕龙·隐秀》的释义,一直以来诸家各有论断,大体可分为修辞手法、文体风格、审美风格、审美意象、哲学思维五个维度上的释义。这五类释义看似差别甚大,但都隐涵着...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21
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被一部分学者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论的两个主要源头,分别体现了所谓的政治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种观点一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追认,另一部分却是基于对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8
清末民初时期,《老残游记》因书中的"谶纬"内容受到了旧派人士的追捧,而胡适和阿英等"五四"新文学提倡者却认为这部小说是带有"科学精神"的,"写实"的,语言"脱俗"的白话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21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对中国画有所贬低,而对中国园林赞赏不已,认为西方绘画与中国因林分别意味着天才的“直观”和“自然”的客观精神。叔本华的观点深化了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画和中国园林的普遍认知,但仍存在着一些误读。巧合的是,叔本华“直观......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文学研究 年份:2021
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拟想了三类“读者”,即西方英语世界中的普通读者、研究中国文学者和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者,并期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的研究使得以往一些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偏见能够缓解。但通过对书中“文学”一词释义的分辨,可以发现刘若愚不仅是参照......
[学位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学周刊 年份:202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应该要做到"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实现知识的转化与能力的迁移,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以生活化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运用能力,借助各种生活化元素来强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利用生活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年份:2021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模式,也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班主任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肩负着管理班级、学生德育、家校协调的教育重任。因此,新形势下班主任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对于营造开明、民主的学习空间,满足......
[期刊论文] 作者:蒋浩伟,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22
王国维早期对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等西方美学和道德观的译介和运用,充满了主观上的偏好和倾向。这些偏好和倾向主要体现在对下层国民道德的强烈关怀、对西方伦理学中上帝概念的悬搁、对主体实践理性的政治道德化,和对道德和知识品性的等级化等方面。在对康德、席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