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07
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认识基点是其必要性与条件性问题,应予坚持的原则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原则,分类规划推进原则,公开与公正原则。教师聘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拟从专业者、学习者、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11
教师教育过程即人为过程,亦即不同主体独立与交互作用过程。从上述认知立场出发,关注主体、探讨主体行为与相互之间关系,便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必然的方法论选择。教师...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10
特殊性研究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形成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必然选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研究需要阐释两个命题,一是如何研究特殊性,二是特殊性是什么,前者...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2007
研究教师标准问题的认识基点是:我国应构建教师标准;教师标准存在且适用于所有教师;我国目前尚无教师标准。教师标准构建应把握四个原则,即: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执政党意志;必...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2008
从教意愿是制约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主体由普通人向专业者过渡的动力诉求,是当代教师教育研究的应然视角,关注从教意愿则是"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13
以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为研究之聚焦,并非仅限于其在大学制度和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更具意义的是,大学教育目标属性、大学角色或地位变迁、大学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与实际呈现缺失...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09
我国高校教育实习模式经历了由模仿到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变革应确立两个原则,即:必须建立大实习观的基本认知;必须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要从目的、内容、时间安排、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04
学术界有关教学活动主体的概念建构,源自于哲学的认识论,这种研究理论假设,面临是否合理的质疑。教学活动主体的概念重构,要避免主观臆想因素,凸显时间指向、空间指向和属性...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江苏高教 年份:2008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有两点启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缺失表现在三个层面,其建构从三个维度入手,即:必须坚持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允许有条件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7
实施考核是促进教师完善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甄别教师、正确认识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合理并高效配置教师资源的重要方法。综观并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应予肯定的是:其考......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2009
研究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必须明确回应两个问题,一是这一制度是否具有无可替代的应然意义,二是现行的制度运作模式是否应予进行变革尝试。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践操作应确立...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05
中小学教师主要职业技能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知识处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书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能力等8个方面。培养中小学...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我国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职前培养的失误 ;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继续教育工作有待改进和加强。做好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从四个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呈现,虽然不乏可圈点之处,缺失亦很明显。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必然作用,又有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06
实施和完善教师试用期制度是构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机制的需要,是教师资格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它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原则包括:在甄别的基础上,突出引导和促进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6
所谓学生评教,一般指采用无记名方式,依据有关标准或规定,由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作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一种尝试,近几年来,学生评教已愈来愈受到中小...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2005
实施教师自我教育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即:自我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处理主体差异性、发挥主体积极性的本质要求,是基于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专业者、学习者、...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05
实现专业化是对我国教师的明确要求,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包括:面向全体,有所侧重,体现层次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11
处于变革转型期的中国教师教育,其发展与政府的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的政府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主体,而是具有特定语境和指定含义的责任主体,其责任内涵可以从五个不同的维...
[期刊论文] 作者:蒋亦华,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份:2005
我国高师院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从发展进程看,出现淡化教师教育的趋势;从办学理念看,出现核心理念的错位;从培养对象看,出现知识与能力构成的不平衡性;从教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