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在高校,推进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党内法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广大党员教师严以做人、实以做事的智识支持和精神动力。高校思政课课堂是我党的基本理论、执政方针宣传教...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而人才的培育和选用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以德治国"思想中,要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应努力做到:坚持全面...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江泽民"以德治国"理论具有鲜明的思维特色,主要表现为:针对现实是其思维的切入点,德法兼治是其思维辩证性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是其思维的新视角.深入学习和理解"以德治国"思...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从多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辩证...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高校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轴心,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之间发生的伦理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必须引起关注、重视,并及时进行消解。通过透析高校......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以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为本,要着眼于人的需要,以人为本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党建研究 年份:20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 来源:科学与生活 年份:2021
摘要:优秀文化以其独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在思政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设计一些文化载体,利用重要文化节点、典型故事、古典诗文和典型歌曲等文化载体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达到思政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金燕,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两千余年的理欲之辨演进历程,勾划着一条鲜明的思想主脉,透射出理欲之论的真髓,即崇尚道德、尊奉理性,注重社会道德对物质欲求与满足行为的支配和指导价值,以公为重,兴公去私...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董一英,,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08
腐败现象是中国社会最具破坏力的社会问题之一,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腐败行为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认真分析腐败行为的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居继清,董礼芬,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其思想有四个理论特色:一是从关系党和国家兴衰的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二是以加强理论建设来指导作风建设,三是以推进制度建设来保障作风建设,四是以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来落实作风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郑怡飞,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本文试对可持续发展作一定的道德思考,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对道德的内涵重新思考和界定,需要人们用道德的眼光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伙伴式的天人关系,需...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居继清,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我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是伴随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时期,进行艰难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本文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知识分子问题探索取得的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吉彦波,董礼芬,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
[期刊论文] 作者:吉彦波,董礼芬,,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随着创新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创新已经成为历史进步的直接动力。确立“创新是历史进步直接动力”的思想,以之分析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张红霖,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土厚壤.邓小平在继承和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德教为先"的思想来确定德育的首位,用"义利双修"原则来指导当今我国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董一英,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内含着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精神理想的预设,反思传统并对传统进行现代意义的转化,无疑为我们解决现代的精神危机以及完善道德教育有着非...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董一英,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大学德育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分析了大学德育的目的性、实践性、整体性、主体性、层次性、渗透性、超越性、长期性、多样性、软约束性等十大特性,以期更好地推进大学德育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董礼芬,李学锋,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2
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极大地影响着现代价值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全球化的实质、全球化对现代价值教育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价值教育的全球性思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