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沈育,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利用单向凝固技术制备共晶复合材料的工序比制造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简单。它一般只需要通过单向凝固,而凝固条件符合F.R.Mollard和M.C.Flemings提出的判别式:就...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宜雍,李乔, 来源:第二届全国敏感元件传感器学术会议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元玮,萧宜雍, 来源:功能材料 年份:1995
研究了单向结晶速度V对InSb-NiSb共晶磁致电阻性能Rb/Ro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V,其Rb/Ro也不同。并且在V-Rb/Ro关系中存在着一个Rb/Ro最大值。这最大值可由半导体的物理磁阻效应...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赵永正,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两种过共晶成份2.0与2.5%NiSb—InSb(重量)复合材料,在G=75℃/cm和6种单向凝固速度下皆取得了规则排列的共晶组织。测出它们在离锭棒底25和50mm处纤维间距(λ)和凝固速度(R)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王元玮,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炉子温度梯度G=125±5°C/cm,不同单向凝固速度(R)制备的掺Te 6×10~(16)/cm~3和不掺Te的I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测试它们在不同温度(T),不同磁感(B)的电阻值时,发现:1.在R—...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王元玮,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1987
用5N In,5N或6N Sb,光谱纯Ni,掺入5N Te 6×10~(16)/cm~3和不掺Te的I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G=125±5℃/cm,不同凝固速度(R)的试样,测试它们垂直和顺NiSb纤维方向的电导率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楼芬丽,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用原料纯度比其他人低一级的5N的铟、锑和光谱纯镍,用Bridgman垂直单向凝固方法可以制取10KG磁感的电阻值(R_(10))和零磁场电阻值(R_0)之比R_(10)/R_0≥10的InSb—NiSb共晶复...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李乔,王元玮,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87
用5N In,5N或6N Sb,光谱纯Ni,掺入5N Te 6×1016/cm3和不掺Te的I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G=125±5℃/cm,不同凝固速度(R)的试样,测试它们垂直和顺NiSb纤维方向的电导率以...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宜雍,李乔,王元玮, 来源:全国首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 年份:1986
通过试验观察了掺碲6×10[**]/cm与不掺碲的Z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在温度梯度G=125±5℃/cm,不同凝固速度(R=0.041~1.0mm/min)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锭棒中间的大部分区域没有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李乔,王元玮, 来源:稀有金属 年份:1986
通过试验观察了掺碲6×10~(16)cm~3与不掺碲的I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在温度梯度G=125±5℃/cm和不同凝固速度(R=0.041~1.0mm/min)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锭棒中间的大部分区域没...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宜雍,姚鸿年,高文龙,楼芬丽,,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本文研究了不同定向凝固速度下的InSb-NiSb共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求出了凝固速度(R)和Nisb纤维间距(λ)的关系为:λ~2R=1.56×10~(-10)厘米~3/秒。In this paper, the m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