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苏林涓, 来源: 年份:2012
植物内生菌为植物组织内的正常菌群,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而内生放线菌作为其重要的类群,由于生活在植物体内,可能会产生有异于土壤中放线菌的抗生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是新型抗生素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从茶树内生真......
[期刊论文] 作者:苏林涓,陈丹,杨民和,,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
[期刊论文] 作者:郑琳,王梅英,苏林涓,范向群,徐两蒲,林元,,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2015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以及羊水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到该院就诊的孕妇55 983例,于中孕期行血清学产前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进...
[期刊论文] 作者:谢晓蕊,吴小青,徐两蒲,李英,苏林涓,蔡美英,,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2016
目的 探讨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妊娠生育风险及介入性产前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42对夫妻双方之一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45例胎儿行羊水产前诊断,并结合孕妇妊娠生育史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美英,黄海龙,林娜,郭南,吴小青,苏林涓,徐两蒲,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7
目的建立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磁珠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1例羊水染色体培养失败的胎儿及1例疑似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双胎行产前分子诊断......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美英,徐两蒲,黄海龙,林娜,吴小青,苏林涓,谢晓蕊,, 来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对325例2006年至2014年中晚期孕妇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者,行羊水或脐血样本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25例中染色体异常...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陈雪美,谢晓蕊,苏林涓,蔡美英,徐两蒲,林元,,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利用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对早期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测,探讨胚胎停育的原因。方法 收集113例因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的绒毛标本,利用原位载玻片法进行细胞培养以及染色体制...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安刚,谢晓蕊,苏林涓,黄海龙,林元,徐两蒲,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8
目的探讨将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应用于早期流产遗传学病因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对于确诊为稽留流产的88例患者,在刮宫术后留取绒毛组织,同时进行SNP-array检测和常规绒毛细胞培养核型分析,比较二者的结果。结果88例......
[期刊论文] 作者:谢晓蕊,吴小青,苏林涓,蔡美英,李英,徐两蒲,何德钦,林元,, 来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17
目的探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4 433例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经腹穿刺取材行染色体检查,对核型为唐氏综合征的病例进行临床指征分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美英,林娜,苏林涓,吴小青,谢晓蕊,李英,黄海龙,徐两蒲,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21
目的分析胎儿期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22q11DS)病例的产前超声特点和遗传学诊断方法。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产前诊断的4989例胎儿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美英,李英,吴小青,苏林涓,谢晓蕊,黄海龙,徐两蒲,林元,,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2016
目的探讨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在诊断自然流产病因和妊娠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取630例自然流产患者无菌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630例流产绒毛中培养成功6...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谢晓蕊,蔡美英,苏林涓,安刚,徐两蒲,林元,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蔡美英,黄海龙,林娜,苏林涓,吴小青,谢晓蕊,李英,徐两蒲,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22
目的分析8例16p11.2微缺失胎儿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检测结果,探讨其宫内的表型特征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对8例胎儿进行检测,并分析其16p11.2微缺失产前超声的特点。结果SNP-array检测结果显......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安刚,谢晓蕊,苏林涓,何德钦,徐两蒲,林元,黄海龙,,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5
目的 分析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对于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提示价值,并探讨这类异常的遗传咨询.方法 对12 544位有介人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常规制备羊水细...
[会议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林娜,苏林涓,谢晓蕊,何德钦,徐两蒲,黄海龙,林元, 来源:第七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苏林涓,吴小青,李英,谢晓蕊,蔡美英,王林铄,徐两蒲,林元,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方法12 076例具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疑似染色体嵌合的胎儿复行脐带血/外周血检查。结果12 076份羊水标本中发现嵌合体56例,发生率为0.46%,其中17例同意行脐......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林娜,苏林涓,谢晓蕊,陈雪美,何德钦,徐两蒲,黄海龙,林元,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对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重要性及其妊娠及生育风险。方法 通过绒毛膜或羊膜穿刺,抽取绒毛或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对95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根据易位种类将患者分为相互易位组和罗伯逊易位组,结合其......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青,李英,谢晓蕊,苏林涓,蔡美英,林娜,郭丹华,何德钦,徐两蒲,林元,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方法对3240名高龄孕妇进行绒毛膜穿刺、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管穿刺,抽取绒毛、羊水或脐血进行常规培养、收获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240份介入性产前诊断样本中,培养成功3240份,成功率100%。检出染色体异常145例,异常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