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舒柯文, 王原, 楚步澜,,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 年份:2015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中英文各一册,内赠精美海报一张),[加]舒柯文、王原、[澳]楚步澜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定价:258.00元中国的大地蕴藏着无数宝藏...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海洋世界 年份:2016
作者简介:舒柯文(Corwin Sullivan)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本科毕业,多伦多大学获得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学术刊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西饲料 年份:2016
4月29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与舒柯文的研究成果。他们报道了一件保存有食团的反鸟类化石,这是迄今最古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16
据光明网2016年5月10日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及舒柯文发现一件保存有食团的反鸟类化石,并从中发现含有狼鳍鱼骨骼碎片的食团。标本发现于辽西早...
[期刊论文] 作者:刘俊,舒柯文,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7
近几十年,华北的二马营组上部地层以产出中国肯氏兽一山西鳄四足动物化石组合而闻名。最近在山西临县白道峪于上覆的铜川组一段发现了中国肯氏兽。本文描述了同一地点同一层位......
[期刊论文] 作者:刘俊,舒柯文,,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7
近几十年,华北的二马营组上部地层以产出中国肯氏兽–山西鳄四足动物化石组合而闻名。最近在山西临县白道峪于上覆的铜川组一段发现了中国肯氏兽。本文描述了同一地点同一层...
[期刊论文] 作者:邹晶梅,舒柯文,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4
手盗龙类郝氏中鸟(Zkongornishaoae)的标本只有一件,并且为幼年个体,其最初被归入鸟类。然而对其解剖学的重新研究显示,郝氏中鸟与窃蛋龙下目(Oviraptorosauria)和擅攀鸟龙科(Scansor......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舒柯文,王烁,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3
长掌义县龙(Yixianosaurus longimanus)是发现于中国辽西下白垩统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最初的研究认为它代表一种进步的手盗龙类,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工作质疑了这一系统发育假...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 Michael PITTMAN, 舒柯文, Jona,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5
驰龙类的精美临河盗龙(Linheraptor exquisitus)于2010年基于一件近完整骨架命名,化石采自内蒙古西部巴彦满达呼大门地点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然而,最近三项研究认为精美临河...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亚纯, 舒柯文, 张福成,,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4
牙齿退化是中生代鸟类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牙齿总重综合了牙齿大小和数量的信息,研究这一特征的演化趋势,有助于深入地分析中生代鸟类牙齿退化的原因和方式。然而,现生鸟类均...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亚纯,舒柯文,张福成,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9
牙齿退化是中生代鸟类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牙齿总重综合了牙齿大小和数量的信息,研究这一特征的演化趋势,有助于深入地分析中生代鸟类牙齿退化的原因和方式。然而,现生鸟类均...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Michael PITTMAN,舒柯文,Jonah N.C,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舒柯文,洪大卫,提姆·科普,刘阳,刘俊,,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舒柯文,洪大卫,提姆·科普,刘阳,刘俊,,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9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东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虽然这些遗迹化石比辽宁省义县组带羽毛的恐龙及其他实体化石逊色了许多。本文记述...
[期刊论文] 作者:舒柯文,洪大卫,提姆·科普,刘阳,刘俊,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9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东北侏罗纪一白垩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虽然这些遗迹化石比辽宁省义县组带羽毛的恐龙及其他实体化石逊色了许多。本文记述了......
[期刊论文] 作者:姚熙,王孝理,舒柯文,王烁,ThomasSTIDHAM,徐星,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5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赵祺,舒柯文,谭庆伟,MartinSANDER,马檠宇,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2
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 IVPP V 10597 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 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谭庆伟,王烁,舒柯文,洪大卫,韩凤禄,马檠宇,谭林,肖,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3
记述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的窃蛋龙科新材料并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etsp.nov.)。新属种具有以下不同于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