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胡娅敏,,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07
采用定义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研究了江淮地区(28~34°N,110~122°E)梅雨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BCC_RegCM 1.0,以下简称RegCM)模拟了1991~2005年中国夏季气候的...
[学位论文] 作者:胡娅敏,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04
变分同化技术被公认为是提高数值模式初始场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它对目标函数的数学性态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目前的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在业务中要求有较高的环境才能实现.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 宋丽莉,,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年份:2009
利用1949—2006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TC)资料,分析登陆TC台风季参数的气候特征,结论如下:1)登陆中国的初旋①以南海生成为主(占5成半),终旋以西太平洋为主(高达8成),近50多...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丁一汇,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6
由于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地区区域气候特征的模拟存在很大不足,采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该地区特殊的季风气候成为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当......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丁一汇, 来源:气象 年份:2009
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偏少年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梅雨量进入一个相对偏少的时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2000—2005年江淮梅雨带的位置较1971—1999年向北移动了2个纬...
[会议论文] 作者:胡娅敏,罗晓玲, 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9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0
  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51~2008年发生在广州的256次延伸期降水过程,研究表明:近58年来全年延伸期过程持续天数略有减少趋势,其中非汛期延伸期存在一个弱的上升趋势,而汛期延伸......
[期刊论文] 作者:胡蓓蓓,胡娅敏,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21
根据1961—2019年广东86个站点的降水和气温以及大气环流和海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广东2月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与海温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 丁一汇, 廖菲,,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8
用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我国1954~2005年0.5°×0.5°的逐日降水格点资料,并定义了一个新的江淮地区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研究了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地区的整...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丁一汇,廖菲,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0
根据1954—2005年江淮地区梅雨期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析得到,江淮梅雨具有江淮型、江南型、淮河型和两湖型4种优势降水型,都存在着6—7年和准...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 丁一汇, 沈桐立,,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6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四维变分资料同化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较为有效的数值预报初始场优化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详细算法,并结合变分问题本身的特点,设计合理的遗传编码、遗传操......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 沈桐立, 廖菲,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5
2002年4月4-5日河南省出现了层状云降水天气,临颖、孟津两站进行了地面雨滴谱观测.通过对降水过程中两站的雨滴微物理参量和雨滴谱的对比分析,指出河南层状云降水的雨滴平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柏忠,廖菲,胡娅敏,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06
20世纪利用一维层状云模式对2002年4月4~5日河南省冷锋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此次冷锋降水属于冷云降水过程,冷锋前后云中主要以冰相粒子为主,云中水质粒自上...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宋丽莉,罗晓玲,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及各区域热带气旋的频数、时间、强度及其与生成源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8年登...
[期刊论文] 作者:胡蓓蓓,胡娅敏,李家林,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20
利用广东湛江195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海温资料,分析近67年湛江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对比分析1967年1月、1975年12月和2016年1月三次极端低温...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翟盘茂,陈阳, 来源:气象与环境科学 年份:2015
首先研究了河南"75·8"强降水事件的极端异常特征,然后从水汽通量的角度定性分析这次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最后采用了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源地的水汽来源对河南"75...
[期刊论文] 作者:黄珍珠,胡娅敏,李春梅,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1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中旬广东省强冷空气的特点和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强冷空气的特点是卅现时间早、日平均气温低、气温回升缓慢、降水偏......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罗晓玲,陈新光,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10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和冷空气偏弱,从而前汛期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
[期刊论文] 作者:廖菲,胡娅敏,洪延超,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9
为了进一步研究地形对华北暴雨的影响,本文从云微物理学的角度出发,选取了2005年7月22~24日的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通过地形高度敏感性试验,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婷,胡娅敏,潘蔚娟,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2008
分析了2008年广东“史上最强龙舟水”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1)从2007年8月持续到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是强降水的主要气候诱因,在其影响下,西太平洋暖池一带热带对流活跃,有利于......
[期刊论文] 作者:胡娅敏,翟盘茂,陈阳, 来源:“75·8”暴雨·洪水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首先研究了河南"75·8"强降水事件的极端异常特征,然后从水汽通量的角度定性分析这次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最后采用了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源地的水汽来源对河南"75·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