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肖伟烈,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2002
各研究点的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属于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的植物种类最多.生态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堆上的植被随着废弃地形成时间延长而表现出从草本向木本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束良佐,肖伟烈,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Al~(3+)对离体玉米叶片具有毒害作用,表现在使叶片保护酶 SOD、 POD、 CAT活性降低,蛋白质降解加速,叶绿素结合强度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 MDA及相对电导率增加。而 Ca~(2+)对 Al~(3+)毒有缓解效应。在 MDA、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指标上,表现出加入少量 Ca~(2......
[会议论文] 作者:孙汉董;肖伟烈;, 来源:2005年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中药"青蒿"(植物学称"黄花蒿")中发现了对间日疟、恶性疟、凶险型脑疟以及对氯喹有抗药性的恶性疟,均有显著疗效的青蒿素引起了世界医药学界对蒿属植物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宇,肖伟烈,孙汉董,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采用鹤庆五味子为原料,对五味子提取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检测了五味子提取物的物理性状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了五味子提取物的挥发性......
[会议论文] 作者:孙汉董,李蓉涛,肖伟烈, 来源: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近5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得到了系列三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且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生物活性主要为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癌等生物活性,亦作为抗氧......
[会议论文] 作者:李蓉涛,孙汉董,肖伟烈, 来源:2005年全国药物化学会议 年份:2005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近5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得到了系列三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且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生物活性主要为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癌等生物活性,亦作为抗氧......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梅,普建新,肖伟烈,孙汉董,,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12
目的:研究旱生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旱生香茶菜叶中分...
[会议论文] 作者:杜宝文,张国林,肖伟烈,王飞,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李蓉涛[1]孙汉董[2]肖伟烈[2], 来源:2005年全国药物化学会议 年份:2005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近5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得到了系列三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且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会议论文] 作者:孙汉董[1]李蓉涛[2]肖伟烈[1], 来源: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近5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得到了系列三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且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期刊论文] 作者:阎乾顺,张森,王延俊,肖伟烈,饶高雄,, 来源:中药材 年份:2008
目的:研究滇西前胡(Peucedamum delavayi Franch.)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测试鉴定得到15个化合物。结果:化合物分别为伞形花内酯(Ⅰ)、...
[期刊论文] 作者:阎乾顺,张森,王延俊,肖伟烈,饶高雄,, 来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异叶前胡P.heterophyllam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所含化学成分,经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佛手柑内酯(Bergapten,1)、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2......
[期刊论文] 作者:饶高雄,蔡峰,李智敏,龚云麒,肖伟烈,, 来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7
首次建立了测定中药制剂脉舒胶囊中木犀草素(luteolin)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为254nm,以甲醇-0.3%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洗脱。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姜岚, 庞金环, 肖伟烈, 张国丽, 刘俊, 杨超,,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8
为获得既能有效抑制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又可以提高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的中药提取物,对56种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
[会议论文] 作者:周雪峰, 赵晓亚, 肖伟烈, 孙汉董, 吴继洲,, 来源: 年份:2004
冷水七(Impatiens pritzellii Hook.f.vat.hupehensis Hook.f)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为湖北省土家族常用的民族药,用于风湿疼痛,四肢麻木,关节肿大, 恩施自治州多家医院应...
[期刊论文] 作者:翁稚颖,黄胜雄,韩全斌,肖伟烈,孙汉董,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7
从旱生香茶菜(Isodon xeropene)枝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到一个新的松香烷型二萜苷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16,18-二羟基-7,15(17)-二烯-对映-松香烷-3α-O-β-D-...
[期刊论文] 作者:翁稚颖, 黄胜雄, 韩全斌, 肖伟烈, 孙汉董,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7
[会议论文] 作者:肖伟烈, 黄胜雄, 薛永波, 石一鸣, 孙汉董,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丽,郑永唐,肖伟烈,孙汉董,王嵬,刘利新,,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11
采用假病毒系统对5种具有抗HIV-1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在普通实验室进行抗HIV-1作用机理研究的实验平台。通过构建假病毒系统,利用定量PCR实验分...
[期刊论文] 作者:赵勇,普建新,李丽梅,肖伟烈,杨黎彬,孙汉董,,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9
目的:研究川藏香茶菜(Isodon pharicus)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利用IR,UV,MS和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