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曙霞,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真表皮分离与免疫金标技术在研究大疱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周曙霞综述翁孟武审校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00040)长期以来,研究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大病性皮肤病的免疫组化技术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军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简要介绍细胞化学发光基本原理与特性、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概述细胞化学发光技术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现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军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该文介绍1M NaCl分离皮肤免疫荧光法诊断表皮下大疱病的原理和优越性。同时介绍了盐裂正常人皮肤IIF法以及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的DIF法对表皮下大疱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军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简要介绍免疫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应用此项技术研究大疱性皮肤病抗原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在大疱性皮肤病诊断中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向东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9
类天疱疮疱液与血液一样存在抗基底膜抗体,疱液中补体水平比血液中低,纤溶酶、胶元酶被激活,并有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另外,嗜酸性阳离子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血小板激活因子在疱液中的水平也明显升高。其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嗜酸性阳离子蛋白、髓过氧化物......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向东编译,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环孢素在皮肤科领域应用已10余年,其肾毒性、高血压等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研究环孢素治疗银屑病,评价了长期应用环孢素的安全性.认为环孢素适用于严重皮肤病患者,长期应用要充分估计其危险性.......
[期刊论文] 作者:骆肖群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天疱疮的发病过程中有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补体的活化、纤溶酶原-纤溶酶的激活,以及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的丧失,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形成棘细胞松解的机理尚不明确.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有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研究提示:天疱疮发病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
[期刊论文] 作者:谭庆梅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9
为探讨硬皮病的病因、临床及预后,许多学者研究了硬皮病患者HLA-Ⅱ类基因、自身抗体与临床的相关性。发现每种自身抗体的出现均代表了一种较明确的临床亚类,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与HLA-DQ、DR基因相关联。因此,检测硬皮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其......
[期刊论文] 作者:谭庆梅综述,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9
急性活动期的硬皮病皮损有内皮细胞凋亡现象。成纤维细胞在与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时,其增生速度较单独培养时快,而胶原合成量较单独培养时少。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及fas系统在硬皮病患者中有异常表达。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与硬皮病的关系,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编译,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高Ig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免疫缺陷病,表现为齿异常,面部不对称,前额隆凸,多次骨折,脊柱侧凸,常伴湿疹,脓肿,念珠菌病和肺炎。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水平增高。......
[期刊论文] 作者:陆小年综述,陈明华审校,翁孟武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回顾了原发性血管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在血管炎症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了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血管炎中,对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T细胞的研究体现了不同炎症的免疫机制,其中抗中性粒细胞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