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 ,它是利用语言学的观念与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一条新途径。原本广义的语言风格学包含了一切语言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12
我们都知道,诗与乐不分家。诗经是当时人民随口唱出的民歌,当然并没有什么统一规定的、严密的韵律。但声音的协和美和自然美,是它的特征。陈第说:"《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两岸语文问题比较研究”计划简介(台湾)竺家宁海峡两岸将近半个世纪的隔绝,使语言和文字方面产生了相当的差异,对两岸的交流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便。有鉴於此,台湾于1994年规划了一个......
[会议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中国社会语言学 年份:2013
本文重点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1)校园新词研究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在台湾地区,普通话(国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在对外华语教学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年轻人最富创造力,目前台湾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语音的发展是很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的作用又受到一定的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使同一个要素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发展方向。语言中的差异,是语言史研...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5
音韵史的研究证明东汉有大量的 Cl-复声母,那么它一定不会在六朝隋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反切的重组现象正是企图反映这类语音结构较为特殊的字,使得反切上、下字看起来都属于...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5
12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北宋末年至清代末年,前后有八百年的时光.这个阶段正好上接中古音,下开现代音,是汉语音韵演化的重要关键.声母问题又是汉语演变最为复杂的部分.我们希望...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13
台湾的语言面貌,在中国各省中,算是相当特殊的。台湾并没有本土的语言,所有台湾现存的语言都是外来移民汇聚而成的。即使目前一般称为“原住民”的南岛族系,也是较早的时候,...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5
“所”字在传统训诂学者的观念里,是一个不具实质意义的虚词。但是不具词汇意义并不表示它没有语法意义。因此,当训诂学引进了现代语法学的观念和方法,应该如何精确的描述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年份:2018
1874年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根据谐声字发现中国古代有复声母的可能.1915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利用谐声偏旁,构拟了一套上古复声母,1924年林语堂发表了《古有复辅音说》.20世纪初从...
[会议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慧琳音义》指唐·慧琳所撰之《一切经音义》。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本书内容精辟,非前后诸家音义所能及。在文字学方面的贡献,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一书,成为训诂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竺家宁,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林华东,陆露,,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2
竺家宁著《台北话音档》客观描绘了当代台北话的语音面貌。本文将之与《絮音妙悟》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进行...
[学位论文] 作者:陆露,,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1
《台北话音档》是台湾学者竺家宁关于现代台北话的语音记录。《台北话音档》一书反映的是现代台北话音系。本论文拟对《台北话音档》进行系统的音系研究,将之与《彙音妙悟》...
[期刊论文] 作者:董志翘,,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08
竺家宁撰文对"儿"后缀的出现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在调查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感到竺文在"儿"后缀判定上的一些偏误,并探讨了"儿"的词义发展轨迹,分析了"儿"后缀的形成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广忠,,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9
竺家宁先生认为重纽三等(B)和重纽四等(A)的语音区别,是“上古复声母的遗留”。本文对其论文中列举的37条例证,逐一加以考辨,结论是:重纽三等(B)与复声母无关。Mr. Zhu Jia...
[期刊论文] 作者:黎新第,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从现有的研究看,宋代语音资料在浊上变去问题上呈现出三种面貌:全浊上尚未变去(如《集韵》、《四声等子》);正在变去(如《九经直音》,见竺家宁1980;陆游古体诗韵,见冯志白1994);已经变去(如邵雍《...
[期刊论文] 作者:照照, 来源:民族语文 年份:2002
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于2002年11月1日至6日主办了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该系主任竺家宁教授主持。与会者主要是海峡两地学者。应邀出席会议的大陆学者共17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春,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2018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领导、台湾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日本创价...
[期刊论文] 作者:蒋宗许,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06
竺家宁《中古汉语的“儿”后缀》(《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一文从汉语史的角度分三节展开论证,最后结论为:“词尾‘儿’在汉代即已萌芽,六朝即已蓬勃发展起来,其产生的时代应比过去提前许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