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使用0.5~1.0%争光霉素软膏(BLM-O)治疗37例皮肤恶性肿瘤,结果如下:1.癌前期17例(原位癌8例、老年性角化瘤2例、放射性角化病2例、阴部湿疹样癌3例、继发于着色性干皮病的赘疣状肿瘤2例),除阴部湿疹样癌外,全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显效率87.5%以上,一般显效的病......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表皮基底膜上有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等沉着,但还没有见到免疫球蛋白E(IgE)沉着的报导。在免疫球蛋白中,一般认为IgE与先天过敏性疾病,特别是与即刻过敏反应型疾病有密切关系。关于SLE,最近相继有报告发表,认为在病情发展期,血清......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报告17例蕈样肉芽肿,占本科皮肤病患者总数的0.07%,是比较稀少的疾患。发病年龄分布于36~76岁之间,好发于40~69岁之间,特别是50~59岁年龄组最多,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性别为男13例,女4例,男:女为3:1。本病按其临床经过可分成古典型、红皮病型、暴发型三型,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节译,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过去认为是预后不良的疾病,但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期SLE比较容易转变为缓解期SLE,而缓解期SLE由于采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疗法,近年来其死亡率也有了降低。......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总结新泻大学皮肤科25年来(1950~1974)20例皮肌炎的经验,发现近5年来本病有增加的倾向。男11例、女9例,40岁以上者14例,未满40岁者6例。恶性肿瘤的合并率(8例)占40%,从年龄来看,未满40岁者仅1例。40岁以上者,14例中7例合并肿瘤,占50%。......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节译,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Gianotti病最初由意大利皮肤科医生Gianotti于1955年以皮肤病报道.主要见于小儿,又称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主要症状有三:1.皮肤症状,2.淋巴结肿大,3.肝脏肿大.Gianotti病(G病)和Gianotti-Crosti综合征(G-C综合征)文献上及临床上常容易混淆,应加以鉴别.G病伴有肝......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眼、口、生殖器三联症的皮肤表现之一,是对非特异性的刺激有皮肤过敏状态,其注射部位呈现化脓倾向,一般称做针刺反应。作者对本病44例、疑似的患者10例、有本病可能性的病例43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了针刺反应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胶原病中治疗效果好的有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及抗ENA(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效价增高的混合型胶原病,疗效差的为硬皮病。本文叙述以SLE的药物治疗为主。简单涉及皮肌炎和硬皮病。一.SLE的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大大改变了SLE的经过......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采用单式放射免疫弥散法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忠者血清中的C3及C4的蛋白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讨。一.在SLE活动期C3、C4值:SLE活动期,特别是急性加剧期,C3、C4均减少,其中C3减少更为显著,即在SLE活动期,C3减少占其96%,C4减少占其31%,而对照组的眼、口......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译,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胶原病这个概念,1942年由Klemperer作为结缔组织细胞间质的一种系统的变性疾病而提出;另一方面自身免疫概念作为疾病而开始被证明时的Coombs试验,其发现是在1945年,两个概念产生的年代大致相近,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得到了概念的确立和内容的充实,一直发展到......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作者报告一例女性22岁播散性嗜酸细胞性胶原病,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译,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一、前言在皮肤科领域中,近年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有些疾病的预后已变为良好。本文就天疱疮类,即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来说明这一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第75次日本皮肤科学会学术会议讨论了掌跖脓疱病有关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血液蛋白在低温下发生沉淀的疾病有冷球蛋白血症和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前者的沉淀物为免疫球蛋白,是由于免疫异常而发生的,后者的沉淀物为纤维蛋白原,是由于血液凝固异常而发生的。作者重点介绍冷纤维蛋白原血症。......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威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一自体免疫性疾患,病因尚未阐明。本文介绍有关遗传学说和病毒学说的若干最新资料。1972年,在日本进行了全国SLE普查。估计全国SLE患者总数约6300~8500名。即每10万人口中有6.6~8.5个患者。据美国1950年普查,发病率为2/10万;最近普查,发病率......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所谓重叠综合征,近年来讨论甚多,本文报告1例Sjgren综合征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胰外分泌机能低下的病例,在同一病例合并多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甚为罕见。......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译,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众所周知,Wegener肉芽肿(WG)1931年由Klinger作为发生坏疽性鼻炎、肉芽肿性肾小球肾炎及全身性血管炎的病例开始报道,1939年Wegener作为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并确定了它的临床及病理学的本质.迄今为止,病例为数极少,且认为WG系结节性多动脉炎(PN)的变型疾病,在......
[期刊论文] 作者:秦万章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继Shulman之后,Rodnan等采用了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筋膜炎的这个名称。其他报告中采用Shulman综合征、弥漫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性筋膜炎、弥漫性筋膜炎等。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硬皮病样的皮肤病变,血沉快,高γ球蛋白血症,周围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等。自1974年Shulma......
[期刊论文] 作者:徐菱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本文报告一例有全身皮肤和胃肠道病变的硬皮病患者由于膈肌有病变继发肺换气不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肺部病变过去曾有报告:包括肺纤维化、肺部囊性改变和肺气肿、纤维性胸膜炎、小支气管的替代性纤维化末端动脉炎和肺钙质沉着,而膈部硬皮病则以前从未见诸文献......
[期刊论文] 作者:徐菱摘,石光海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皮脂溢出在脂溢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以往皮肤科学者各持己见.认为其属致病因素者是因为脂溢性皮炎一般均在青春期后发生,且好发于大量皮脂腺分布的部位,诸如头皮,面部和躯干上部,且许多病人明显有油腻性皮肤.作者等选择了44例临床上已确诊为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