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邱仞之,万为人,华旭初,李增禧,梁业成,盛小禹, 来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年份:1995
热区边防部队夏季膳食中16种无机元素摄入量的分析邱仞之,万为人,华旭初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州510515)李增禧,梁业成,盛小禹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AbstractTheobservationsofcollectingsamplesforc...
[期刊论文] 作者:盛小禹,,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91
自1985年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DNA体外扩增以来,PCR技术已有了迅速的发展。1988年开始用来自嗜热细菌的耐热DNA多聚酶代替了来自大肠杆菌DNA多聚酶的Klenow片段,使...
[期刊论文] 作者:朱运良,盛小禹,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1998
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酶复合物系统或地高辛与抗地高辛-酶复合物系统可把酶间接标记到探针上.Renz等通过不同的化学方法直接把酶标记到探针上[1~3].耐热性碱性磷酸酯酶FD-TAP(thermostablealkalinephosphatase)具有耐.........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盛小禹, 来源: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通过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测定,确定耐热碱性磷酸酯酶(TAPND27)为八聚体,最适反应温度为65℃,在99℃保温30min仍保留49.4%的活性,在质量分数为5%的Tween20体系中依然有70%以上的酶活性,并且有很宽的pH稳定范围。这表明TAPND27适合......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忠,盛小禹,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8
以pUC118质粒为载体,以E.coliTG1为受体,构建了产耐热碱性磷酸酯酶(FD-TAP)的菌株Thermussp.FD3041的染色体基因文库,在包含1.2万个转化子的文库中,90%的转化子插入有3~10kb的外源DNA片段,用菌落原位碱性磷酸酯酶显色法从文库中筛选到5个阳......
[期刊论文] 作者:盛小禹,李育阳,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1991
载体pTG402与地衣芽孢杆菌噬菌体B1p7经限制酶酶切并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从全部转化子中抽提质粒DNA,转化枯草杆菌后经菌落原位显色选到22个有启动子功能片段的克隆子。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姜涛,季朝能,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1
用PCR随机诱变方法,研究氨基酸置换对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养酶性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突变体ro229Ser和Glu243Gly与野生型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点突变Pro229→Ser或Glu243→...
[期刊论文] 作者:盛小禹,王曦,高静波,毛裕民, 来源: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1997
从58株来自国内温泉的嗜热细菌中分离到一株菌,它所产生的耐热碱性磷酸酯酶在95℃中保温60min后仍保留原来活力的75%.测定了酶的一系列性质,包括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离子强度、最适温度,以及酶......
[期刊论文] 作者:张腾, 盛小禹, 刘亚和, 卢大儒, 陈瑜,,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04
目的 研究并阐述三七总皂甙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P)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 ,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基因表达芯片技术验证...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盛小禹,姜涛,金,毛裕民,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1
为了确定耐热碱性磷酸酯酶(TAPND27)发挥活性所必需的功能结构城,通过PCR介导的诱变缺失,得到了N端分别缺失8、16、25个氨基酸的3个缺失体pTAPN8、pTAPN16和pTAPN25以及C端分...
[期刊论文] 作者:郑佐华,季朝能,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张腾,盛小禹,刘亚和,卢大儒,陈瑜,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03
目的 研究并阐述三七总皂甙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基因表达芯片技术验证三七总...
[期刊论文] 作者:张腾, 曹洪欣, 盛小禹, 卢大儒, 沈自尹,,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03
目的 :探讨临床有效中药复方温心胶囊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连续多点皮下注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及TUNEL法 ,...
[期刊论文] 作者:姜涛,季朝能,张冰,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白晓阳,盛小禹,张冰,毛裕民,,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00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发现在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简称FD-TAP)的N端存在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但一般信号肽切点并非是完全专一的,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FD-TAP的N端分别缺失2...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张冰,姜涛,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4
通过对耐热碱性磷酸酯酶TAPND27活性位点S(69)两侧的E(68)和S(70)的定点突变,得到了3个突变子E68S、S70A和E68SS70A。在蛋白纯化的基础上测定了3个变体的一些酶学性质,与TAPND27相比,E......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盛小禹,白晓阳,姜涛,毛裕民, 来源: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通过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测定,确定耐热碱性磷酸酯酶(TAPND27)为八聚体,最适反应温度为65℃.在99℃保温30 min仍保留49.4%的活性,在质量分数为5%的SDS和Tween20体系中,依然有7...
[期刊论文] 作者:白晓阳,季朝能,姜涛,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1
为研究体外磷酸根离子对嗜热菌(Thermus sp.3041)碱性磷酸酶TAPND27耐热性的影响,通过克隆于高表达质粒上编码TAPND27的基因在E.coli中的诱导表达和蛋白产物的纯化,获得了电...
[期刊论文] 作者:戴林森, 季朝能, 王健, 高大操, 盛小禹, 毛裕民,,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2001
以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 (BAP)为主要结构模板 ,用计算机同源结构模拟方法构建了耐热碱性磷酸酶 (FD TAP)的三维结构 ,对它们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用Profile 3D和Ramac...
[期刊论文] 作者:季朝能,徐明,姜涛,金詟,盛小禹,毛裕民,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