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孔子·是非·假道学———李贽思想散点论析王承丹李贽坚决反对把孔子神圣化的做法,他力图还孔子以本来的面目,即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求道圣者,他同常人一样有情有欲有私心。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6
前七子衰微的内部原因探析王承丹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其后期──明代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交互影响,诗文复古运动在明代中期兴起,其标志就是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浅论后七子的内部纷争及其影响王承丹明代文学史上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由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的倡导并促成的诗文复古运动。它从酝酿产生到衰微终结几乎与整个...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0
张岱是明代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受晚明作家徐渭、袁宏道、钟惺、谭元春等人影响最大。从思想观念和生活追求上看 ,张岱也与晚明作家 ,特别是徐渭及公安派的袁宏道、袁中道等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公安派在湖北公安县时期属于它的发生期,相对于这个流派的整个兴衰演变过程,这一时期仍显得意义重大.在公安派的发生期中,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是主要成员,他们自己尚...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历来传诵不绝的名句,但一直以来对“挂前川”理解却存在着巨大分歧。目前较为通行的释义不仅语义难通,而且于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6
弃逐逆境中的柳宗元,其情绪的主导方面是“怨怼忿愤”。柳宗元的愤懑,主要来源于“有劳而见罪”、无辜而被逐,以及因此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柳宗元愤而启,悱而发,用自己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7
袁宏道前期的诗文理论是其全部文学思想的主流,也是其创作旺盛期的重要标志,同时更是整个公安派走向兴盛期不可或缺的促成因素之一。在袁宏道的前期诗文理论中,有两点最为突出,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明代中期,阳明心学乘理学之衰而兴起,对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明代文学复古思潮因为阳明心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代表人物有前七子的徐祯卿、郑善夫和后七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明代山东境内,主要有两纵一横三条驿路。在这几条驿路的两侧及邻近地区,不仅具有丰厚的前代文化积淀,当代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静态的文化积淀和动态的文化繁荣直接促发了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诗文大家,他的文学活动曾与公安派发生过联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他们之间的关系:钱谦益与公安派主要成员交游知契;他们思想观念上都受阳明心学影响,钱......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0
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时间内,其诗歌成就可谓引人瞩目。具体说来,诗人灿若群星,各呈长才;流派继起更迭,左右诗风尚于一时;作品卷峡浩繁,惠泽后世者多多。显而易见,对清代的诗坛状况进......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在论述明代诗文复古运动的时候,如果把它的滥觞期和稍后的先驱者略去不论,那么这一文学运动开始的标志便是前七子的粉墨登场,李梦阳是前七子的盟者,也是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0
:汤显祖是晚明的重要作家之一 ,公安派是晚明文学革新思潮中最有影响的诗文流派。汤显祖与公安派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为 :首先 ,汤显祖先于公安派作家崛起于文坛 ,前者是后者...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的中坚和主体,晚明革新思潮的策源者之一李贽是他们的文学导师和精神之父,李氏对袁昆季的影响无人企及。但公安三袁对待......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20
"赛里斯(Seres)"源自古罗马文献,与早期希腊语源有所关涉,用来指称"中国",或者"中国人",这种观点为学者乃至普通人广泛接受。但本领域专家学者,包括许多名动一时的汉学家,却从未停止对这一语词来源与传播等方面的探究,火花四溅的论争也因此彼伏此起。辩难和论战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裴世俊,,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公安派的崛起,虽然标志着明代新旧文学集团对文坛主宰权更移的完成,但因它甫一兴起就骤然走衰,因此,其中的原因值得再加探讨。有关于此,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最应受到关注,首先...
[期刊论文] 作者:卫剑阙, 王承丹,,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渐至走向自觉独立,自身审美价值愈加彰显并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与此同时,《周易》经传美学特征得到重视,进而影响到文学审美倾向的生成与确立。这一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承丹,曾垂超,,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林语堂的《论语》译介自具特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就其促发因素看,闽南地域文化,特别是作为主导的儒家思想,不可轻忽。林语堂译介《论语》,既是向西方世界展示...
[期刊论文] 作者:曾垂超,王承丹,,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积贫积弱,中国文化一度沦为弱势文化。生逢此时的辜鸿铭,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不满于中国文化被误读和歧解,力图通过译介《论语》及其他儒家经典来扭转这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