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1991
经过“七五”攻关研究,基本上找出我国南方稻区遥感水稻估产的方法、途径和问题,如用TM资料调查水稻面积、用综合方法进行水稻估产,并获得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及产量结构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 来源:遥感技术动态 年份:1989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农业、渔业和林业已构成世界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各国政府愈来愈感到对粮食和农业进行宏观监测、控制和决策的重要性,特别在发展中国家精确而全面地清...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7
【正】 农业遥感是利用空中摄影、雷达、热扫描、侧视雷达以及人造卫星来收集地球表面有关农业的反射光波、热辐射、微波等信息并应用于农业发展的技术。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1996
本文介绍水稻产量与其反射波谱数据的相关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水稻齐穗期以前,植被指数RVI与水稻的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及干物重)间相关系数很高,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齐穗期以,RVI与......
[期刊论文] 作者:江南,王延颐,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6
结合水稻遥感估产研究工作,阐述了遥感估产全过程,根据江苏省境内水热条件、地貌、土壤条件、种植制度等,进行水稻遥感估产区划和样点布设,建立估产背景数据库。利用混合像元分解......
[会议论文] 作者:王延颐,J.P.Malingre, 来源:第三届全国农业遥感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J.-P.Malingreau, 来源:环境遥感 年份:1990
对江苏省7个样本区连续3年的GVI(全球植被指数Global Vegetation Index的缩写)与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江苏省作物组成和天气条件都很复杂的地区可利用NOAA-AVHRR资料对作物的生长季节、生育期、长势及产量趋势进行宏观监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陆光明,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1986
(一)概况 1977—81年,西德等欧洲七国开展了一项利用美国NASA的HCMM(Heat Capacity Mapping Mission)卫星热红外资料对欧洲几个典型地区(西德莱因河谷葡萄种植区;英国白金汉郡草地;南意大利半荒漠地及荷兰新辟低地)的农业、水文及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TELLUS计划,......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泉,王延颐,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0
一、材料与方法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群体光分布的特点,本试验选用了赣化2号和汕优3号两个杂交稻组合,分两个播栽期,第一期1983年4月20日播种,5月25日移栽;第二期1983年5月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马金福,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89
由于解决了最佳时相、最佳波段组台制成的1:10万“TM”彩色合成卫星影象和在“TM”影象图上进行成数抽样二个技术关键,可将卫星遥感资料用于我国南方稻区,特别是稻田小而不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泉,王延颐,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5
把EXOTECH100BX光谱辐射计和Polycorder高速数字记录仪联用,通过对晚稻品种武育粳2号无肥处理本田期的光谱监测,冠层叶色显示出“三黑三黄”的变化节奏。三黑出现的时间是:移栽至分蘖末期,枝梗分化期至颖......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泉,王延颐,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7
以Exotech100BX光谱辐射计监测结果表明,中籼杂交组合汕优63本田期冠层叶色显示出“二黑二黄”变化节奏。“二黑”出现的时间是:移栽至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至始基穗期。“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高庆芳,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1996
本文通过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和产量结构的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的相关性较好,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后期;(2)抽穗期,稻田光谱与决定水稻产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江南, 何隆华, 王延颐,,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结合水稻遥感估产研究工作,阐述了遥感估产全过程。根据江苏省境内水热条件、地貌、土壤条件、种植制度等,进行水稻遥感估产区划和样点布设,建立估产背景数据库,利用混合像元分解......
[会议论文] 作者:王延颐,陈玉泉,马金福, 来源:第七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1
[会议论文] 作者:王延颐,马金福,陈玉泉, 来源:第七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陆景淮,陈玉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82
本文通过实测并采用叶片受光加权法获得水稻群叶光照率(R_j)及各层群叶的总光照率(R_s)。与理论计算法比较,本方法更接近实际的群叶光照度。实际测定表明,水稻群体边界群叶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颐,陆景淮,陈玉泉,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2
几年来,杂交稻汕优2号及中梗77032已在我省较大面积推广,在各地区也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979~1980年我们着重研究了该二稻种的株型及受光量的特征.In recent years, the hyb...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亮之,王延颐,郑凤祥,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65
陈永康同志在晚稻丰产栽培中不仅重视合理施肥,并且十分重视合理控制稻田光照,从他的经验中可以明确:掌握晚稻群体的适时封行,是稻田控制与利用光照条件的关键,并且还是调节...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泉,王延颐,陆景淮,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5
材料和方法 为了深入研究赣化2号群体光能利用特点,揭示其高产规律,为推广种植此品种提供农业气象依据,1983年本研究设计了两个播栽期,第一期4月20日播种,5月25日移栽,第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