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海峰,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7
【正】 由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主编,吴丽卿、王仁欣、罗杞秀、王增炳,张树森、杨德广、薛天祥、汪培栋等参加编写的《高等教育学》一书荣获首次"吴玉章奖金"教育学科优秀奖。...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炳,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1985
【正】 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划分,是关系高等教育全局的基础工作,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规格、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招生、毕业生分配、人才使用等工作,都有重大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余纲;王增炳,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著名的经济学家、前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同志生前喜欢自称“老农”。当教师们向他请教或请他介绍治学经验时,他总是说自己不过是一个“老农”,只是由于长期的实践,多少有点体会罢了。当然,这是他的自谦之词。然而,从治学方面来看,他的确也颇象一个老农。在经济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炳;余纲,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1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给他以崇高的评价,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同时也是一个热诚的教育事业家。他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的活动,在海外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兴办了许多文化公益事业;在......
[期刊论文] 作者:余纲,王增炳,,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8
一株数学之花树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盛开怒放。这株花树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陈景润——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著名数学家。二十八年前,这株花树的种子,落在祖国东南海滨厦门大学这...
[期刊论文] 作者:余纲,王增炳,,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9
辛勤译著传马列,业绩长垂海内; 不倦教诲育桃李,深情常在鹭滨。这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的王亚南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上,厦门大学师生员工敬挽这位老校长的一幅挽联...
[期刊论文] 作者:余纲,王增炳,,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9
如果你站在厦门大学海滨广阔的运动场上,顺着可容数万人的花岗石看台仰视,一排似乎望不到头的碧绿琉璃白石栏杆之上,宏伟壮丽、可供五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巍然耸立,两旁黉舍连...
[期刊论文] 作者:余纲,王增炳,,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9
著名的经济学家、前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同志生前喜欢自称“老农”,当教师们请他介绍治学经验时,他总说自己不过是一个“老农”,只是由于长期的实践,多少有点体会罢了。当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藩,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年份:2008
亲兄就是这样一位令我难以忘怀的恩师,他叫王增炳,是厦门大学著名教授,比我大10岁。  从小在福建漳浦山村长大的我,到了初中还听不懂乡村广播,不会写黑板报。...
[期刊论文] 作者:潘懋元;王增炳,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4
少而精,是当前高等学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数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少而精,成为高等学校在当前教育革命中的重要问题,为高等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王增炳,雷克啸,,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0
厦门大学催化教研室,于1958年筹办,1959年成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有教职工63名。这是一支拥有战斗实力的队伍,他们已成为我国催化科学方面的“国家登山队”。这支队伍...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贤;薛谋成;陈孔立;王增炳,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6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民族产生的时候起,民族问题就随着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反对民族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经常地关心民族问题,坚决地为消灭民族压迫、为解决民族问题而斗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就在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于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