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王阳明有着非常深切的救世之心,"成物"或者说"外王"是王阳明的核心关怀之一,把握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不应忽视此点。王阳明认为世乱的根本原因在于"良知之学不明",他开出的救世之方......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儒家义利之辨所言之"利"指行为主体的私利。义利之辨的核心是主体行为准则之辨。首先,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义利之辨是主体行为所依据的准则之辨,即主体是以"义"为行为所依据的......
[学位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 年份:2012
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以重建秩序为目标和内在动力。朱熹曾说:“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胜如唐人,但说未透在,直至二程出,此理始说得透。”“欲复二帝三代”是...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9
孟子的教导只能造就霸者,不能造就王者,这是孟子王道学说的悖论之所在。王霸之辨在于君主心术之辨,"王道之成"以君主的"王者之心"为基础,但造就"王者之心"却是一项不可能的事...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6
墨子的"义"是一种外在强加给人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使人"为义"、"行义"靠的是赏罚,诉诸人的自利之心。与儒家义利之辨强调以"义"为行为准则相似,墨家也主张以"义"为...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性有善有恶"人性观是王安石成性论的理论前提。王安石的成性论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工夫论,还蕴含了一种政治理想和国家观。作为道德修养工夫论,王安石成性论包括道德修养的具体......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董仲舒的人性论是和他的政治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性未善”和“待教而为善”的强调,董仲舒实际强调的是王者的责任,政治的使命是成民之性。“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8
'絜'与'度'、'矩'同义,'絜矩'乃同义复合词,其意为尺度、规矩、准绳、准则。先秦儒家'絜矩之道'阐述的是一种人际行为准则。具有简...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仁也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是人的本质."政者,正也"(),"政"就正人,也就是说政治是要使所治之民的正性得以实现出来.合起来说,"仁政"就是以"仁"来正人,使作为人的本性之仁得以实现出来的政治.仁的内涵在于人伦,仁政追求的是一种君君、臣臣、父父、......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从人性善恶的角度看,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性归于善而已矣"、"性可以为恶"、"性有善有恶"和"性不可善恶言"四个发展阶段。"性不可善恶言"是王安石人性善恶问题的最终定论,且这一定论与扬......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0
张载的“指示令知天”的天道性命之学就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已小我的自私自利,视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21
先秦"仁义内外"之辨在不同文本中讨论的问题有所不同,字词意涵也有别。楚简《六德》篇与《礼记·丧服四制》的"仁义内外"之辨,讨论的是不同领域、身份的主导原则问题,而...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6
摘要:墨子的“义”是一种外在强加给人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使人“为义”、“行义”靠的是赏罚,诉诸人的自利之心。与儒家义利之辨强调以“义”为行为准则相似,墨家也主张以“义”为行为准则,但其“义”的内涵却是“利”,终不免归于“私利”,墨学也终不免导人以......
[期刊论文] 作者:毕明良,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22
“有教无类”的“类”指的是“族类”,即以“姓”划分的氏族、宗族之意。“有教无类”针对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人性观念——人因“族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心与德,表达的是一种新的人性观及建基于此人性观之上的教育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虽然表达了一种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坡,毕明良,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01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非特异性病变,该病病程长、进行缓慢,临床见尿频、尿急、尿痛、尿滴沥,少腹不适,会阴下坠,腰痛乏力,阳痿遗精等,肛诊前列腺肿大,压痛、质硬、中央沟变浅,前...
[期刊论文] 作者:罗蜀茸,毕明良,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2022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毋自欺”是“慎独”的前提,但“毋自欺”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不欺骗自己”,其背后还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作为支撑.“慎独”并非郑玄解释的“闲居”的意思,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此外,“慎独......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佃温,任运周,靳德生,毕明良, 来源:河南中医药学刊 年份:1994
痔奇康是洛阳紫阳医健实业公司研制的一种袋泡茶式治疗痔疮的新型药物.1993年,我们严格按照统一观察方案,并与槐角丸作对照,对320例痔疮病人进行了!恼床疗效观察,其中淘汰】 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