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玺,, 来源:中国保安 年份:2005
林鹄,1953年生人,1970年参加海军部队,先后担任海军青岛水警区水面炮艇498艇副艇长、海军青岛水警区水面炮艇艇长、海军青岛水警区勤务艇中队长。1986年转业到晋江县公安局,...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2
耶律阿保机建立大契丹国之初即有意逐鹿中原,这一北族新政权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汉化色彩。在两度率大军南征未果后,阿保机定下了先取漠北及渤海之策。不过,平渤海后他意外...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6
五代中期,辽朝一度入主中原。穆宗耶律璟即位后,契丹转攻为守。对于辽朝与中原政权关系史上这一关键的转折点,以往研究归因于穆宗所代表的草原本位政策,主要证据是史籍所谓耶...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4
天禄元年(947)辽世宗创置北枢密院,重建南院,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契丹部族及燕云藩镇的军事控制。至少就南院而言,最初专掌军政。天禄四年(950)世宗置政事省,进一步从藩镇手...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复原《宋会要》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各类下诸门的门名及排序。以往研究对《永乐大典》事目及《宋会要》辑文所留存的指示门名的种种标志进行了较充分的利用,但对其他相关文献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社会 年份:2015
宗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之一,这已是学界共识,但以往研究多把宗族视为基于现实利益而产生的工具,忽视古人关于宗族内在逻辑的言说。本文分析了早期儒家和宋儒的宗族观,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04
宋熙宁年间,神宗对夏军事准备策略,带有盲目自信的鲜明个性,虽取得熙河大捷,但并未完成其打破对夏僵持战局的战略构想,反而失去了牵制西夏的盟友,更助长了其灭夏的急迫心态。...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3
青铜礼器是周代政治等级的象征物,同时又有特定用途。其用途大抵与宗法和婚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提示了宗法和婚姻在周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5
《经学理窟·宗法》是探讨张载宗法观的基本材料,但对于混入其中的程颐语录,尚无人作出考辨。本文对《理窟·宗法》大部分条目加以分析,尝试区分辨别张载语录与程颐语录。文...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工科数学 年份:2001
本文定义并研究了广义Rigid环,并讨论了环上有限生成投射模的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国保安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北方文物 年份:2016
关于辽太宗得以继位之原因,以往学界大体有三种意见,其中以世选说影响最大。对辽太宗的继位过程作详细辨析,认为太宗继位与世选无关,是应天太后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应天之所以...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9月出版本书力图对辽代前期政治史、制度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新的阐释,突破既有研究对辽代历史的整体认识,从而为"汉化"问题在中国史...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辽世宗耶律兀欲在位不足五年,本文对世宗其人、继位始末、天禄间辽汉周关系及其遇弑作了考辨。以往学界论及世宗朝史事,一般只关注两点:其一,认为世宗继位及遇弑都是契丹传统可汗......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5
《家礼.通礼.祠堂》“易世则改题主而递迁”注云:“大宗之家,始祖亲尽则藏其主於墓所。……其第二世以下祖亲壶,及小宗之家高祖亲尽,则迁其主而埋之。”又《丧礼·大祥》“告迁......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灭後晋所建号之“大辽”,本非契丹国号,实系汉地新朝、国中之国。德光北归後,中原旋即易主,“大辽”名存实亡,方施於燕云十六州,成为契丹专用於汉地的国号。......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工科数学 年份:2002
给出求两个子空间交的基的一般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改革先声(新视点)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林鹄,, 来源:北大史学 年份:2013
传统看法以为,辽太宗援立石敬塘及南下灭晋,都是被动作出的反应,第一次源于石敬瑭求援,第二次则是石重贵挑衅。本文指出,入主中原一直都是太宗的目标。后唐君臣内讧,意外地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