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林明桂,, 来源: 年份:2004
CO加氢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是C1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由于其催化过程的复杂性,对催化剂反应机理的研究探讨向来是人们认识催化剂本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明桂, 来源:特区展望 年份:1998
最近,中央电视台组织各省级电视台进行业务研讨,研讨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省级电视台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Recently, CCTV has organized various pr...
[学位论文] 作者:林明桂, 来源: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年份:2008
CO加氢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反应是C1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Cu-Fe基催化剂由于具有温和的操作条件和良好的催化性能而倍受关注。然而,由于催化剂组...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明桂, 来源: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年份:2013
【摘要】环境问题已困扰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的生存,实施环保教育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必须加大力气抓好环保教育。广大化学教师应努力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
[会议论文] 作者:侯宾,房克功,林明桂,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侯宾,林明桂,房克功,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5
CuFe 基催化剂为高活性、高醇选择性和高C2+OH 选择性的低碳醇合成催化剂[1],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活性物种的聚集长大及活性相的分离进而导致催化剂失活.本研究拟采用包覆结构将活性相CuFe 禁锢于壳层载体中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抑制相分离.......
[会议论文] 作者:林明桂,房克功,孙予罕,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07
鉴于我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结构及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状况,以CO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为契机,实现煤基低碳混合醇合成的工业化应用,逐步减少对有限石油资源的依赖,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尤其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zn、Mn促进的Cu-Fe合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杨成,林明桂,魏伟,孙予罕,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05
考察了碱金属K改性ZrO2负载Pd-Cu双金属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合成低碳醇和低碳烯烃性能.在温度613 K、压力12.0 MPa的反应条件下,总醇时空...
[期刊论文] 作者:侯宾,韩信有,林明桂,房克功,,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16
采用共还原-原位包覆法制备一系列SiO2包覆铜铁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CuFe@SiO2),借助N2物理吸附、XRD、TEM、SEM-EDS、XPS和H2-TPR等手段对不同Cu/Fe物质的量比的CuFe@SiO2...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孙予罕,,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锌、锰助剂对CuFe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结果表明,锌的添加导致催化剂比表面下降,不利于活性相的分...
[期刊论文] 作者: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孙予罕,,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Cu-Fe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过程中各组分尤其是铁的体相和表面微观结构的转化行为.通过XRD、Mδssbauer谱、XPS和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全程跟踪铁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还原...
[会议论文] 作者: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孙予罕,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城,房克功,林明桂,孙予罕,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2004
以1,6-己二胺和钼酸铵为前躯体,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法及后续的程序升温碳化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β-Mo2C.通过X射线衍射、N2-等温吸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信有,房克功,林明桂,孙予罕,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2004
以Fe(NO3)3、Cu(NO3)2和尿素为原料,利用一步均匀沉淀法合成了CuO包覆Fe2O3的纺锤形纳米核壳结构颗粒Fe2O3@CuO.采用透射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合成阶段及制...
[会议论文] 作者:赵海军,房克功,孙予罕,林明桂,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冉宏峰,房克功,林明桂,孙予罕,, 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年份:20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Fe摩尔比的CuFe基低碳醇催化剂,采用XRD、XPS、BET、H2,IP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Cu/Fe摩尔......
[会议论文] 作者:林明桂[1]房克功[2]孙予罕[2],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07
鉴于我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结构及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状况,以CO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为契机,实现煤基低碳混合醇合成的工业化应用,逐步减少对有限石油资源的依赖,对于经济发展、环......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城,林明桂,姜东,房克功,孙予罕,, 来源: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年份:2014
以1,6-己二胺和钼酸铵为前躯体,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法及后续的程序升温碳化法制备了纳米线β-Mo2C。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了镁改性的β-Mo2C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
[期刊论文] 作者:申晋琛, 林明桂, 马中义, 贾丽涛, 李德宝,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22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ct@PMMA微胶囊相变材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改善微胶囊储热性能与热稳定性;采用FT-IR、XRD、DSC和TG等技术对微胶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提高乳液液滴的稳定性......
[期刊论文] 作者:黄鑫,焦熙,林明桂,贾丽涛,侯博,李德宝,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18
甲烷无氧直接制备芳烃和氢气是碳一化学与催化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碳原子利用率高、二氧化碳零排放、工艺流程短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机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