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林萱,等,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角化过度型孢子丝菌病1例林得宝,林萱,孟凡兴角化过度型孢子丝菌病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6岁,农民。于1989年6月,鼻梁中央起一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微痒,略痛。丘疹渐大,1月后局部...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林萱,孟凡兴,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角化过度型孢子丝菌病1例林得宝,林萱,孟凡兴角化过度型孢子丝菌病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6岁,农民。于1989年6月,鼻梁中央起一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微痒,略痛。丘疹渐大,1月后局部...
[期刊论文] 作者:林萱,林华,侯胜金,孙汝琴,林得宝,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6
胶环引起皮肤环状缩窄症2例林萱,林华,侯胜金,孙汝琴,林得宝胶环引起皮肤环状缩窄症尚未见报告,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3.5岁,因颈部皮肤环状缩窄5.5月就诊。5个多月前患儿颈部出现环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厂谋,徐广侠,李会珍,林得宝,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6
泛发性红色毛癣菌病1例报告徐厂谋,徐广侠,李会珍,林得宝患者女,65岁。1992年春,每日口服强的松15~30mg治疗膝关节肿痛。...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罗挺,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我们遇到因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泛发性浅部真菌感染者4例(见附表)。研究证明,浅部真菌感染与免疫功能有关,当机体免疫We encountered four case...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孟凡兴,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6
报告1例女病人,68岁,左乳房外上象限有9cm×8cm×3cm大小,高出皮面0.5 ̄1cm、呈浅红色的皮肤肿块,病期4年。组织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腑淋巴结未见转移的癌细胞(0/10)。术后随访6.5年病人健在。......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李宗安,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7
报告了鲁南地区300例银屑的遗传方式调查结果,48%的病人有遗传史,且遗传史与年龄、病期有一定有关系,提示多因素可影响调查结果。结果示:(1)Ⅰ、Ⅱ级亲属发病无差异;(2)男女发病无差异;(3)共调查144个......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徐淑民,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张桂英,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1989
苍山县于1955~1986年共发现麻风足底溃疡癌变者3例。为了解此类癌变的发生率,对全县31年间的1046例麻风进行了调查,结果有5年以上的足底溃疡者66例(6.3%),癌变3例占病人总数的0...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万俊增,吴绍熙,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8
1983-1985年,我们于苍山县784477人的皮肤病普查中,发现同一家系中持久型及网状色素失禁症7例,为色素失禁症之异型.其发病率为0.89/10万.故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万俊增,林得宝,吴绍熙,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0
本文报告了卡氏枝抱霉体外活力测定的结果.发现该菌在室内或室外阴冷处的干燥锯末和麦杆中,保存活力为2年余,在沙土中为3年余,在黄土中达6年余,且仍能感染动物.日光暴晒能显著缩短该菌的存活时间.在湿标本中,能长期保持繁殖能力,但易被污染菌抑制.结果提示,该菌......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万俊增,吴绍熙,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6
家族性进行色素过度沉着症(Familial Progressive Hyperpigmentation)为一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971年Chernoslry①首先报告并对通例现症患者从临床、病理和实验检察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调查,指出为一种特殊的独立性色素沉着遗传病.国内尚未见报告,我们在苍山县......
[期刊论文] 作者:林玫,侯胜金,林萱,林得宝,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4
淋巴瘤样丘疹病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5岁,农民。全身反复起丘疹、结节已8年。初于双上肢起绿豆粒大淡红色、红色的丘疹,丘疹渐增大,经15—20天其顶部形成黑色痂皮......
[期刊论文] 作者:林玫,侯胜金,林萱,林得宝,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4
羊痘(orf)又名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口疮。我们于2003年8月29日31日及9月3日,相继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徐厂谋,周自琢,聂金玉,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1989
调查434例麻风的第一块皮损,结果为麻木斑186例(42.8%),浅色斑83例(19.1%),红斑51例(11.8%),大结核样损害31例(13.4%),另外亦见浸润及结节。第一块皮损21.2%见于手,次为小腿,见于...
[期刊论文] 作者:万俊增,林得宝,王朝印,吴绍熙,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1989
本文报告了1047例石膏样毛癣菌病。男479例,女568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70岁;以秋季最常见。起病较急,皮损炎症较明显,以面癣的发病率最高。作者发现石膏样毛癣菌病为发内外...
[期刊论文] 作者:毕宇文, 林得宝, 郑大有, 于日昌, 刘厚俭,, 来源:中国麻风杂志 年份:1986
1972~1985年作者以单株毛发植眉术矫正麻风性脱眉838例,术后观察652例。术前选耳后皮肤为供毛区,并设计眉样。用7~9号普遍注射针头制造植眉针,用直径1.5mm骨牵引针制成压毛针。...
[期刊论文] 作者:罗挺,凌淑清,刘若英,吴绍熙,林得宝,李杰,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林得宝,孟凡兴,罗挺,杜步云,魏家启,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6
报告1例女病人,68岁,左乳房外上象限有9cm×8cm×3cm大小、高出皮面0.5~1cm、呈浅红色的皮肤肿块,病期4年。组织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未见转移的癌细胞(0/10)。术后随访6.5年病人健在。One fe......
[期刊论文] 作者:万俊增,林得宝,林玫,李会珍,徐广谋,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3
麦收皮炎的病因至今尚无定论.为此.我们做了如下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麦叶和麦穗:麦收前20-25天和麦收时分别从临沂、苍山和娜城3县间公路两侧约100米处任选100块麦田.在每块的不同方位盲摸3株小麦.每株剪取近穗处的麦叶1片.镜检观察锈菌和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