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喜珀,麦健儿,, 来源:农家科技 年份:2011
金银花栽培管理粗放,见效快,收获期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金银花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石婷,林喜珀,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09
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杜鹃红山茶是一种稀有的具有巨大科学价值和潜在社会价值的观赏植物资源,但因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林喜珀,刘就,谭杨帆,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04
本文对海滨城市防护林木麻黄种植更新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提高木麻黄种植更新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聚, 丁小龙, 林喜珀,,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6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船闸工程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广西柳州红花船闸工程为例,对陆生植被科学考察与影响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林喜珀,陈永聚,邓石婷,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年份:2016
杜鹃红山茶属于山茶科植物的一种,是原产广东省阳春市的珍稀濒危山茶原种,因其叶片和花朵形似杜鹃,由此得名。其花期全年,盛花期集中在5~11月,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山茶...
[期刊论文] 作者:陈小龙,林喜珀,黄国华,李湛,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 年份:2019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活动将破坏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即阳春市国营河尾山林场范围内)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划分的生态严控区域内珍稀植物原生栖息环...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石婷,林喜珀,吴晓静,谭扬帆,, 来源: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2011
文章通过对油茶大砧高接换种杜鹃红山茶的育苗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备砧、嫁接和接后管理等较为完善的高接换种技术。该技术能加速杜鹃红山茶良种繁育,提高苗木质量,可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就,陈考科,林喜珀,邓石婷,,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 年份:2007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别名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杜鹃茶、四季茶,为山茶科山茶属红山茶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单叶互生或近轮生,革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无...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就,陈考科,刘纯鑫,林喜珀,,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采用5株大树法,在古巴加勒比松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24株,以材积为主,附加树冠因素,分级评分,按总分值将优树划分为五个等级。...
[期刊论文] 作者:潘发光,林喜珀,顾惠怡,林春惠,李玉玲,易绮斐,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21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7个样方中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Lindl.) Stein]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方差比率...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聚,林喜珀,余荣鹏,林华友,王馨慧,刘楠,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16
指出了植物体内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随着群落演替过程中光环境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弱光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增加,光合活性增强;强光条件下,类胡......
[期刊论文] 作者:魏雪莹,叶育石,林喜珀,崔煜文,曾飞燕,王发国,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20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是特产于中国的山茶科极危种,但目前对导致猪血木种群结构改变的原因缺少相关的调查及研究,保护策略不完善.该研究依据野外调查方法、编制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林喜珀,温小莹,黄芳芳,甘先华,张卫强,黄钰辉, 来源:林业与环境科学 年份:2016
为了解不同珍贵树种在生长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及利用特点,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期刊论文] 作者:林喜珀,黄钰辉,陈永聚,郭乐东,徐翊,李召青,许秀玉,, 来源:林业与环境科学 年份:2016
在不同季节对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不同地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不同位置(林内和林缘)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介于1198~5842个·cm^-......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晓,袁莲莲,刘楠,任海,简曙光,盘桂波,张倩媚,梁青云,林喜珀,,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3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是山茶科全年开花的珍稀种类,其自然繁殖能力差,需要人工辅助的传粉、扦插或嫁接进行繁殖。本文研究了杜鹃红山茶扦插苗、嫁接苗及其砧木(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