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马肇曾,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溶胶-凝胶法制备铌镁酸铅独石电容器瓷料杜国维,马肇曾,肖志纲,张文林,陈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北京100083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独石多层电容器已大量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以满足超小...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 来源: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2016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本文旨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点、应用、成效等方面入手对计算机网络组网这门专业...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王政,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5
应用电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含Cr及不含Cr的Fe-28at.-%Al合金中相变结果表明,1080℃淬火过程中,B2结构热畴已开始形成;缓冷通过B2相区,沿晶界出现α相;对Fe-28Al-5Cr合金还出现细小的CrN相沉淀,板状合金中B2→D03是一缓慢转变......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王政,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4
应用电镜及X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高温下Ni75Al16.6Cr7.84Zr0.45B0.1Mg0.01合金晶界失效行为。经1180℃保温,由于偏聚晶区Mg含量(at-%)达15-19。同时Zr含量(at-%)明显增大可达28-33;并观察到局部晶界共晶熔化现象。通过1000℃固溶及变温热循环处理,合金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林,杜国维,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用湿化学法合成铌镁酸铅陶瓷,用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陶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可合成纯钙钛矿相的铌镁酸铅陶瓷;陶瓷在850~920℃烧结,晶粒大小为150~200nm,细小焦绿石相出现并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志,杜国维,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7
研究了Fe3Al基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合金化以及室温和中温抗拉性并获得了具有较好室温和中温力学性能的合金。...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家敏,杜国维, 来源:激光与红外 年份:1993
研制了高发射率红外涂料,2.5~25μm内其总发射率可达91%;在650℃的光谱发射率ε_λ=75~90%。其性能近似于灰体。将涂料与无机高温粘接剂混合涂在电阻加热炉的内壁上。在加热升温...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袁之良,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3
通过透射电镜对Fe-25%Cr-6%Al-RE(富镧)合金氧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1200℃恒温2h纯氧中氧化,合金中镧以六方La_2O_3微小颗粒沉淀在氧化膜中α—Al_2O_3晶粒的顶端及晶界...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家楣,杜国维,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提出一种开发图工具用来将程序开发过程形式化,描述开发中涉及的各种与不同方式相关的单元集,从而解决对开发过程的分析个性和管理问题。并用UMIX下的LEX作为例子说明了这种工具的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蔡家敏,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8
研究了Fe-25Cr-5Al电热合金断裂原因及断裂方式,高于1000℃合金晶粒急剧长大,当晶粒大小增长至80μm时,断裂由韧窝型向准解理过渡,d≥100μm则呈现解理断裂;变温过程,由于铬组元非平衡偏聚,微米级大小α’相......
[期刊论文] 作者:蔡家楣,杜国维,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8
介绍一种扩展的类型理论构造演算ECC;讨论了用它表示松散语义抽象类型的程序规范的方法,然后介绍如何用函数型语言ML使这种方法得以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蔡家敏,章小雁,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应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对低温长期使用的铁铬铝电热合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长大以及铬原子含量为75%左右的铁铬二元α'相在晶界和基体中析出,是导致合金变脆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蔡家敏,林实,,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8
研究了 Fe-25Cr-5Al 电热合金断裂原因及断裂方式.高于1000℃合金晶粒急剧长大,当晶粒大小()增长至80 μm时,断裂由韧窝型向准解理过渡,≥100 μm则呈现解理断裂;变温过程,由...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王政,肖纪美,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5
应用电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含Cr及不含Cr的Fe-28at.-%Al合金中相变结果表明,1080℃淬火过程中,B2结构热畴已开始形成;缓冷通过B2相区,沿晶界出现α相;对Fe-28Al-5Cr合金还出现细小的CrN相沉淀,板状合金中B2→D03是一缓慢转变......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杜永良,章小雁, 来源: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年份:1988
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铁铬铝合金,在高温下晶粒长大及界面结构。结果表明:在1200℃以上高温,稀土组元(以La为主)对抑制合金的晶界长大有一定效果,La_2O_3可作为TiN相析出的形核...
[期刊论文] 作者:张灶利, 肖治纲, 杜国维,,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2004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Si衬底上的Co薄膜氧化.发现:在550℃以下,薄膜氧化产物是CoO;在900℃再次进行真空热处理,CoO能转变为硅化物.薄膜氧化,对Co/Si界面硅化物转变有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灶利,肖治纲,杜国维,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5
Si衬底上生长的Co薄膜,经250,450,500℃退火后.用电子显微镜对Co/Si界面处CoSi化合物的相转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oSi为多晶颗粒.CoSi相和基体无取向关系Co/Si界面在退火温度范围内的相变过程为:250─450℃450─500℃Co2Si+Cosi─→COSi─→Cosi+CoSi2......
[期刊论文] 作者:杜国维,袁之良,肖治纲,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3
通过透射电镜对Fe-25%Cr-6%Al-RE(富镧)合金氧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1200℃恒温2h纯氧中氧化,合金中镧以六方La_2O_3微小颗粒沉淀在氧化膜中α—Al_2O_3晶粒的顶端及晶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灶利,肖治纲,杜国维, 来源:半导体学报 年份:1995
本文用透射电镜的衍射方法,研究Co薄膜和衬底之间的界面的低温相变.用小角解理方法制备的室温原始样品经分析发现:室温下薄膜没有相变.在250℃,Co2Si为最先形成的硅化物;250℃30分钟处理后,产生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志,杜国维,肖纪美,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7
研究了Fe3Al基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合金化以及室温和中温抗拉性能并获得了具有较好室温和中温力学性能的合金。The hot working process, alloying, room temperature and medium...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