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学法合成铌镁酸铅陶瓷微观结构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湿化学法合成铌镁酸铅陶瓷,用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陶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可合成纯钙钛矿相的铌镁酸铅陶瓷;陶瓷在850~920℃烧结,晶粒大小为150~200nm,细小焦绿石相出现并分布在晶界上;过量PbO相的形成有利于陶瓷的烧结。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中等含量的钛、锰或铌对Fe-25Cr合金预氧化层在高温硫化环境中保护怀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所有合金在1000℃、10^5PaO2中经不同时间预氧化后的硫化出现了增重缓慢的保护性硫化阶段,之后试样迅
分析了共焦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反射光和特点,提出了一种激光超声的干涉仪共轭探测方法并给予实验验证,这种方法能将激光超声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至少提高2倍。
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更换轧辊和导卫装置的高刚度轧机机座,适用于棒材,线材和型材轧制。该机座在机架上安装一个称为卡式箱的装置,卡式箱内可以预装轧辊和导卫,并在轧制线外调整
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探讨了颗粒粉碎的机理,认为颗粒粉碎是原生裂纹失稳扩展的结果,得出粉碎能耗与原生裂纹长度成反比的结论,并认为原生裂纹工度随粒度减小而减小,最后导
采用记时电流法和记时电位法对5价铌Nb(V)在FLINAK熔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b(V)(K2NbF7)在FLINAK熔盐中的电化学还原经历一个电化学-化学-电化学反应(ECE)途径。Nb(V)在FLINAK熔盐中的还原反应是单电子和4电子
研究了Tb0.3Dy0.7(Fe1-xMx)1.95(M=Mn,Al,B,Ti,x=0.03)合金在高温梯度区熔定向凝固过程中,晶体轴向取向,结晶形有晶体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昌体轴向取向与磁致伸缩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晶体生长速度由低变,晶体由平面晶
新型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10CrCuSiV,在大连海域全浸区挂片试验7a后的腐蚀率为0.23mm/a通过金相,岩相、X射线及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等分析,都证明了10CrCuSiV钢的锈层致密,附着牢固,粘附性系数小,内锈层以Fe3O4为主,有良好
针对满足换基规定的单形法可能出现的迭代不下去的总是构造了拿迭代得以继续的补 充算法。这个补充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暂时放弃换基规定,首先进入与所解总是对应的线性规划的最
抗挤毁性能是油套管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椭圆度和厚不均是存在于不同套管中的初始微小身体缺陷,运用Koiter初始后屈服理论分析承受均匀外压力的长薄油套管的后屈曲性态及其缺
利用反应动力学和扩散理论,建立钛与碳在金属铝液中反应动力学模型,提出了Ti与C在铝液中的反应机理,即:Ti原子以铝液为传质媒介,向碳颗粒表面扩散,与C逐层反应并生成TiC,TiC颗粒在铝液的对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