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年份:2004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概念或命题构成,包含多个层面。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就是要从分析话题的意义层面人手,分析话题的上一层面是什么,平行层面是什么,话题之下还有多少子话题,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8
【设计思想】学习《兵车行》这首诗,无疑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然...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年份:2004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四期发表了曹茂昌老师的《(报任安书)的完整解读》。文章认为,《报任安书》表现了“一个英雄的司马迁(不怕死、不必死,隐忍苟活以图大事)(此处之‘必’应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语文课内外 年份:2019
高考备考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文小阅读处理相对简单,大大浪费阅读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现代文小阅读价值,使之物尽其用.具体而言就是:作为阅读资源,牢记文章内容,挖掘文化意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 年份:2018
语文课的最大特点是诵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这一点好多老师已经意识到了。但是,在如何指导学生诵读方面,许多老师做得还不到位。我想以《雨霖铃》为例,谈谈在诗词鉴赏课上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的问题。  鉴赏《雨霖......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年份:2009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状,进一步深入思考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论,指出叶圣陶先生提出这一理论有其特殊的背景,有其特定的针对性。叶圣陶先生从来没有否定过教,老师的教包括四个方面:①......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连柯,马春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8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出游部分是诗人归隐之前的想象.诗人借想象回到家乡后的生活,表达的是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是在做官和归隐之间的矛盾心理,是自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