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何智慧,, 来源: 年份:2002
李翱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作家,宋元明清人都推重他的古文,把他与韩、柳并列,但至今尚无一种详悉李翱年谱。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即在填补这一缺陷。论文对李翱先世世系作了确切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94
李翱交游考郝润华李翱(772—838),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李翱一生交游颇广,他在《故处士候君墓志》中写道:“候高字玄览,上谷人,……与平昌孟郊东野、昌...
[期刊论文] 作者:黄爱平,,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后人多以为韩愈、李翱关系交恶,批评李翱不知尊长。该文试图从资料排比考索中重新审视韩愈、李翱关系,也就此解答前人对此二人复杂关系的疑惑。...
[学位论文] 作者:黄爱平,, 来源: 年份:2007
李翱是中唐古文运动重要的一员,从韩愈学文,辞致浑厚,见推当时。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要位置。但是学界至今对李翱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文章的研究很不够。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富,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李翱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和哲学家,曾积极参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但学术界对李翱一生行事之研究却甚寥寥。...一九四八年李恩溥著《李翱年谱》(南京(《中央日报》,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七日),虽太简略,且有疏误,然其拓荒之功不可不表。今对该年谱疏漏、失误处略加订补,分列于后,冀能有益于较完整的《李翱年谱》之编写。...
[学位论文] 作者:施翊飞,, 来源: 年份:2014
李翱,字习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出身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官至礼部尚书。李翱素来被认为是唐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复性”学说对后世儒学,尤其对宋明“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晖,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正史及诸家史料笔记,均不载李翱有舒州刺史仕途经历.本文依据李翱留下的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不仅考证出李翱舒州刺史的史实,还钩沉出其赴任、到任和离任具体时间.通过对史实...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1992
李翱集》,又名《李文公集》,是唐人李翱的文集.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代著名的哲学家与文学家。史称“翱始从昌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李翱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1991
李翱(公元七七二——八四一年),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是唐代一位有名的学者。李翱自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年轻时得文人梁...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5
《旧唐书·李翱传》勘误一则郝润华中华书局本《旧唐书》卷一六0《李翱传》谓:李翱字习之,凉武昭王之后。父楚金,贝州司法参军。按,"父楚金"当是"祖父楚金"之误。...《全唐文》卷六三九录李翱《皇祖实录》一文曰:"公讳楚金,咨议诏第二子。明经出身,初授卫州参军......
[期刊论文] 作者:赵静,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李翱继承韩愈的道统说,明确提出了反佛的主张。李翱对待佛教的态度是在坚守儒学的立场上,对佛教进...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军,杲元祥,, 来源: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李翱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以振兴儒学为己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佛、道形上思想和修养方法为借鉴,创作《复性书》三篇,提出了著名的“去情复性”学说。李翱复性思想在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李翱文集中的《劝河南尹复故事书》,可知李翱曾任河南府幕职,然而此书作于何年,李翱是何时任此职,学术界对此颇多歧异。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劝河南尹复故事书》是作于元和元...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明峰,,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7
本文着重分析了韩愈、李翱的经学成就,认为韩愈和李翱在经学领域各有侧重、各有贡献,彼此密不可分,相得益彰。韩愈和李翱在舍传求经、以意改经和原经求道、依经立义方面都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15
李翱的《复性书》是中古儒家心性论建构中的重要环节,学者多以为其思想受到佛教启发,甚至有人将其定性为"阳儒阴释"。本文通过考察李翱与佛教、道教的关系,认为李翱写作《复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李翱(公元772——841年),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是甘肃历史上的名人。据《旧唐书》载,李翱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晋书·...
[期刊论文] 作者:杜群智,,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6
李翱作为中唐古文大家,其学说主张“复性说”,是会通儒释思想的重要论著.因此,探究李翱佛学观,必须认识到在“排佛”的表现中,李翱对于佛学思想的接受度.本文从李翱的“排佛...
[期刊论文] 作者:黄开国,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李翱,字习之,今甘肃渭源县人,是唐代与韩愈齐名的思想家。中国哲学自隋唐起,开始了儒、佛、道三教既斗争、又融合的大势.李翱是从儒学的立场为对抗佛、道,而又阴取佛、道的代表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5
《旧唐书·李翱传》勘误一则郝润华中华书局本《旧唐书》卷一六0《李翱传》谓:李翱字习之,凉武昭王之后。父楚金,贝州司法参军。按,"父楚金"当是"祖父楚金"之误。《全唐文》卷六三...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水,, 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中唐时期,江河日下的社会现实给李翱等一批仁人志士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李翱为重振儒学的中兴之力,继往开来,遍参诸家,开创了独具风貌的'致用'诗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