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2003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人们通常把那些有突出才干的人叫做人才。在业务工作中,人们也称他们为业务骨干。对那些在各项业务工作及学术研究中起着开拓、指导作用的业务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2003
本文从“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所具备的基本的、共同的特征引伸出档案馆文化的含义及其带有档案专业特点的特征,并对我国档案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差距,以及构建具有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1987
【正】 我们多民族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具有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家。因此,它的文献典籍光辉浩瀚,档案宝库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有档案保存。河南安阳小屯...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第十二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在文化多样性大背景下,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当通过参与民族古籍的研究与调查工作,全面开展民族古籍的普查,摸清"家底",培养建设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民族古籍保护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图学刊 年份:2010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和自身优势,将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图学刊 年份:2011
文章从古籍工作的协调发展、古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古籍工作的发展等方面,论述古籍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古籍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自觉运用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本文论述了古籍工作者在计算机应用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提高应用计算机进行古籍整理工作的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章论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民族古籍工作力度的方式和途径,以及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古籍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强调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古籍工作要结合本馆民族古...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其信息资源主要应由以纸质印刷品为主的现实馆藏和以网络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所组成,现实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是共同构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1986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的地区很广,他们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长期以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7
档案馆的科学管理,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不仅包括人、财、物,而且还与机构设置、部门职能、技术设备、管理基础以及对内对外联系等问题有关。档案馆的科学管理,一定要反映和体现出市......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古籍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应该稳步发展,从实际出发,重在分析,实行“拿来主义”,逐步实现古籍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从而为古籍的征集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5
一般说来,环境对人们的认识、思想、心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的关系过程,而群体心态,则是针对一定的界限条件,取其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主导性而言。对于档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4
目前,一部分档案馆开始应用微机。微机是一种现代化高精尖技术设备,在使用这种高科技设备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这直接关系到微机能否得到真正应用,是否充分发挥其技术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档案馆工作的研究得到档案界的普遍重视。档案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增强竞争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6
1956年4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人是建国后我国档案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也是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从(决定》实施40年我......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4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主体)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客体)之间双向沟通的社会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存在干以其生存和发展的整个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是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1997
人才的使用是一门学问。早在1938年9月,陈云同志就曾在“抗大”所作的关于(干部政策)的著名讲演中,提出了“了解人”、“气魄大”、“用得好”、“爱护人”的十二字的“用人之道......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筑宁, 来源:贵州档案 年份:200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