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益政, 来源: 年份:201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上世纪80年代第一例患者被报道以来便迅速蔓延全世界,成为了一个困扰全球的难题。至今依旧不存在能被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手段。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治疗因为病毒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合成新......
[学位论文] 作者:李益政,,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21
在生物体内,硫化氢(H_2S)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因此生物体内以及生物环境中H_2S的识别和定量检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1,8-萘酰亚胺组块作为荧光体的核心,具......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 王静, 李益政, 李传银, 孙晓娜,,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8
以1,2,4-三唑为核心结构的杂环分子,因其优良而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药物筛选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针对1,2,4-三唑结构中3个位点分别进行不同的结构修...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李传银,杨蒙,朱长安,孙晓娜,李益政,,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7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李益政,李金池,王静,王华玉,宫荣庆,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8
设计合成了2个1,3-硒唑酰腙分子(SAF1和SAF2),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利用探针SAF1和SAF2分别对9种常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 王静, 李静怡, 于向坤, 杨敬怡, 柴金华, 李益政,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亚宁,孙晓娜,高然,李传银,王静,李益政,张成路,, 来源:有机化学 年份:2017
均三嗪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均三嗪结构中将其它杂环对接引入已成为创制新型药物分子的重要方法.首次将1,2,4-三唑、三唑并噻二唑和1,2,4-三嗪等药效基团拼合在均三嗪...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孙晓娜,李传银,蔡继颖,王静,李益政,王华玉,,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17
设计合成了18个以吡唑桥连1,3,4-噁二唑和1,3,5-三嗪的新型多杂环分子[7A(a~f),7B(a~f)和7C(a~f)];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目标分子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袭焕,沙禹廷,孙晓娜,李传银,王静,李益政,,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7
首次设计并合成了16个新型1,2,4-三唑与1,3,4-噻二唑双杂环修饰的酰胺硫醚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评价了目标分子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孙晓娜,蒲雨昕,李传银,孙丽杰,王静,李益政,, 来源:有机化学 年份:2017
以取代1,3-硒唑为模板,分别利用1,2,4-三唑、四唑、噁二唑、吡唑、1,2,4-三嗪和丁二酰亚胺等修饰,首次设计合成了6类共22个目标分子,并利用IR,NMR和HRMS等波谱技术对目标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路,王静,李静怡,于向坤,杨敬怡,柴金华,李益政,王华玉,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2019
在4个邻菲啰啉并1,2,4-三嗪新型配体分子(ARTP1~ARTP4)合成的基础上,通过ARTP1~ARTP4与Co3+配位,制备了4个钴(Ⅲ)配合物(Co-ARTP1~Co-ARTP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