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 来源: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中国在几千年的变化过程中,建筑作为极强客观性的历史记载方式以不同原因流失,古代建筑遗存越来越少的今天,通过不同方式在研究中国古建.而中国绘画也是研究古建的重要文献形...
[学位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 来源:湖南大学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柳肃, 来源: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祠堂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具有其特有的精神及空间的功能,而这些也使其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不够规范化的城镇开发过程中,祠堂......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柳肃,唐经纬,,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思想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包括具象性的继承,如图腾、等级制度等,同时也包括抽象的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塑造。而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是塑造民族性格的关键,其对古建筑空间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 柳肃, 肖灿,, 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2021
以16本建筑规划学期刊所收录的乡村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对高被引文献进行引文编年图谱绘制,通过文献间的引证关系,分析其知识流动过程。结果显示:知识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民居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柳肃,唐经纬,,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6
城镇中历史建筑的改造已逐渐成为一个设计的主题。而祠堂建筑又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历史建筑的特点——功能的时间性,即除了特定时间用于祭祀外,大量时间段处于功能空白状态。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柳肃,肖灿,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21
将中国民居研究置于现代建筑学话语背景下分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民居研究的不断拓展,同时,民居研究亦对同时期建筑学研究体系的建构产生影响,包括引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 柳肃, 肖灿,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20
文献计量学指导下,以《建筑学报》等6本建筑学期刊收录的与乡建相关的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对建国以来乡建研究脉络进行阶段性分析,并以1949年至1978年为时间切片,得到建国早期乡建研究科学知识图谱。梳理乡建研究脉络的同时,通过历史背景的结合,剖析建国早......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文昭,张昉,柳肃,肖灿, 来源:城市建筑 年份:2022
以CNKI平台中16本建筑规划学期刊所收录的6837篇乡村相关文献为基础数据,通过引文分析的方法对乡村建筑规划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文献、引文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建筑规划研究的核心作者多为规划方向的学者;10篇核心文献却均关注城市化发展下乡村的去从;......
[期刊论文] 作者:刘珩,黄杰斌,关裕韬,史学源,郑桂堂,王睿,李杨文昭,张瑜,张超,, 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2016
前言蛇口大成面粉厂承载着深圳人的历史记忆。它最早成立于1980年,2010年随着蛇口的产业升级转型而结束运营,随后被选为“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主展场,大成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