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5
红麻86—4品系的生长分析与光合效能初步研究李木英(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红麻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几年来对86—4品系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曾枫,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98
与往常一样,食堂服务员李木英走进食堂清理卫生。在清扫过程中,她发现一个蛇皮袋,解开一看,满袋子的现金,足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2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已在我省广泛推广应用,育苗移栽有利培育壮苗、保证全苗、解决棉花与冬作之间争劳力、争季节、争土地的矛盾。在我省,育苗移栽是提高棉花产量、确保油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4
红麻不同类型品种杂交F1代、F2代的表现与亲本性状的遗传力有关,紫光亲本的早熟性遗传力较,粤74-3、7804亲本的丰产性遗传力较强,红麻植株的经济性状以淡红茎最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群体水培试验表明,两优培特生育期间N素营养供给不宜波动太大,以1.5mmol/L的平衡供N效果最佳,表明为前期分蘖多,干物质积累迅速;中期颖花分化多,退化率低,茎鞘的N素含量1.5% ̄1.85%范围内,茎鞘碳水化合物积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农家顾问 年份:2008
超级稻组合陆两优996是一个需氮量较多、物质生产能力较强、产量高的组合,要获得7.5吨/公顷以上的稻谷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生产达13吨/公顷以上,稻谷收获指数0.53以上,产量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9
目前,普通薄膜已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有色膜是较透明膜独具性能的新膜种,国内厂家生产的有黑、银灰、乳白、绿、紫、蓝、红色等多种颜色,是由...
[期刊论文] 作者:饶国安,李木英,, 来源:江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61
有关放射线对血浆蛋白质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文献已有不少报告(1——5)。曾用各种蛋白质定量方法测定,结果认为 X 射线可引起动物血浆蛋白质成分发生改变。近日亦有关用琼脂...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潘晓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选用不同类型两系杂系组合进行穗部解剖构造和籽籽结实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组合1286S/2410在穗颈节上的维管束数和面积均大于组合,但其韧皮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则小于汕优63和两亿......
[期刊论文] 作者:潘晓华,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采用离体穗培养技术研究了蔗糖、谷氨酰胺和不同植物激素对杂交稻组合汕优10号、KA/2469穗培4~6d籽粒的溶液、蔗糖吸收,以及籽粒淀粉积累和淀粉合成的酶活性的 影响。在5~15g/L蔗糖浓度范围内,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石庆华,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对杂交稻汕优63及其亲一的根系生长和吸氮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根系生和工和吸氮特性较亲本有明显优势,在低氮浓度下尤为突出;根系吸氮量与植株干物质生产优势密切相关;杂......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黄完基,,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2
红麻茎的横切构造,自外向内包括麻皮(皮层、韧皮部)、麻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纤维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红麻全杆作为造纸工业原料得以开发利用。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冯永明,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3
红麻开花前全杆均为优良的繁殖材料,水培发根是促其发展快,成活率高的有效保证。短日照处理,能有效地提早现蕾开花,处理的时间越早,效果越显著,7月份以前促现蕾的效果大于促...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黄完基,,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3
本文是对红麻茎发育进行解剖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红麻茎韧皮纤维层,木质部的发育均以旺长期最快;束纤维横切面积是后分化大于先分化的纤维束,而单纤维横切面积则是先分化大于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石庆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研究表明水稻根系N,P,K日吸收强度随生育进程而逐渐增大,至穗分化期至抽穗期达到高峰,而后下降;N,P,K吸收比例平均为4.89:1:7.43,自分蘖盛以后,K素吸收比例上升,杂交稻组合汕优63吸K比例大。......
[期刊论文] 作者:石庆华,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选用12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对供试品种的根系特征与地上部性状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表明:种子根特征受种子千粒重影响较大;每株不定根数与每株分蘖数和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石庆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选用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共7个,研究了苗期根系营养吸收特性以及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和GR-1的根系营养吸收能力较常规稻强,植株的干特积累明显优于其它供试品种,植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潘晓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选用3个不同类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结实期研究茎鞘物质转运特性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组合以下部茎鞘物质积累多、转运率高;两优培特和汕优10号茎鞘物质转运启动时间早、转......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木英,石庆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选用三种类两系杂交稻组织,研究灌浆结实期茎鞘贮藏碳水化合物知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茎、鞘高含是可溶性糖是转尖嗅的特征;淀粉酶活性高性糖是转的特征;淀粉酶活性高有利淀......
[期刊论文] 作者:潘晓华,李木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利用4个粒重相近品种(组合),对胚乳发育期间蔗糖、可溶性糖的淀粉含量、籽粒灌浆速率及与淀粉合成有关的6个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及不同剪叶处理间强势粒的淀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