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03
一、为害症状:柑桔流胶病:主要为害柑桔的主干、主枝,发病初期皮层呈红褐色水渍状小点,肿胀变软,中央有裂缝,流出珠状胶汁,以后病斑扩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流胶增多,组织松软下...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2009
近年来,我国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但从地区间来看,水稻生产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云南省宁蒗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水稻生产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地为国内水稻最高海拔种植地(海拔2670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业教育研究(西南) 年份:2003
当前,生态教育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十分薄弱,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为改变现状,应加强学校的生态教育,并推进全社会的生态教育及宣传,实现环境与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年份:2004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等农业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还走传统办学的老路子,不转变教学理念,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和实施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年份:2003
在南方,冬春季节是菜蚜大发生的时期,各地应高度重视并搞好防治工作.菜蚜在分类上为同翅目蚜虫科,别名腻虫、蜜虫,主要有3种:萝卜蚜(菜缢管蚜)、桃蚜(烟蚜)和甘蓝蚜,其中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当代经济 年份:201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在此过程中,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可从完善和建立层次多、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西南园艺 年份:2004
1发生情况玫瑰锈病是玫瑰的主要病害,在西南各地发生普遍,四季温暖、多雨多雾地区发病较重,在我云南省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100%.白花、紫花玫瑰均受侵染,引起叶片脱落,影响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4
苹果轮纹病在西南各地时有发生,云南省滇西北一些地方发病率达70%.苹果轮纹病又称轮纹烂果病、粗皮病、轮纹褐腐病、疣状粗皮病等.主要危害梨、桃、李、杏、栗、枣、海棠等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04
进入春季,许多露地花卉常受小地老虎危害。小地老虎幼虫将苗木近地面部分咬断,造成严重缺苗现象,该虫1年发生4~5代,一般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幼虫初为绿褐色,后为暗褐色。以老熟幼......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致富天地 年份:2005
玫瑰锈病是玫瑰的主要病害,在西南各地发生普遍,四季温暖、冬雨多雾地区发病较重,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在我省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80%。白花、紫花玫瑰均受感染,引起叶片脱落,影响生长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份:2003
大蓑蛾又叫大袋蛾、皮虫、避债虫,是花卉及园林植物上一种食性很杂的害虫,能为害月季、海棠、梅花、牡丹、菊花、山茶、金桔、葡萄、冬青、木兰、石榴、唐菖蒲、美人蕉、侧柏...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03
大白菜病毒病,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为害重.老百姓称乏为"花叶"、"抽疯"、"孤丁病",病株易染软腐病、霜霉病,抗寒性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份:2004
苹果轮纹病在各地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发病达70%,各地果农又称“轮纹烂果病”、“粗皮病”、“轮纹褐腐病”、“疣状粗皮病”等。主要为害梨、桃、李、杏、栗、枣、海棠等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致富天地 年份:2005
近年来,瓜类害虫黄守瓜在楚雄市危害较为普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科技开发 年份:2003
蔬菜霜霉病是秋季各菜区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瓜类、葱蒜类、菠菜、莴苣等。又称“霜叶”、“枝干”等,为窖重,造成叶片枯死,影响结球、鳞茎、花球的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年份:2005
黄守瓜又叫瓜叶虫、黄萤,属鞘翅目叶甲科,有黄守瓜(分黄足、黑股亚种)、黄足黑守瓜和黑足黑守瓜3种,是瓜类上常见害虫。黄守瓜食性杂,但偏食瓜类如黄瓜、南瓜等,其成虫和幼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刘艳丽,,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15
以无花果为组织培养试验材料,采用改变培养条件和使用不同培养基的方法,研究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花果外植体褐化在WPM培养基上比MS培养基上较轻,培养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景蕻,张丽华,, 来源:种子 年份:2015
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繁殖系数极低,而组织培养的兰科植物由于缺少与之相应的菌根真菌共生,存在着组培苗驯化过程中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要促使兰科药用植物组培苗菌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