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川勇, 来源:第八次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份:2004
采用二次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并通过分析羊心脏表面64通道的心电信号,研究心肌缺血前后的兴奋恢复间隔(Activation-recovery interval ,ARI)及其离散度的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 来源: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本文采用二次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从羊心脏表面64通道的心电信号中,提取各通道的QT间隔和兴奋恢复间隔(ARI),分别求出二者以极差法、标准差法和变异系数定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彦, 李川勇,, 来源: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06
根据电偶极子假说,使用Frank导联系统,通过测量体表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的平均电场,可以得到心电向量。立体心电图是将心电向量在三维空间连续实时地显示出来,弥补了心电图无...
[期刊论文] 作者:宋峰,李川勇, 来源:大学物理 年份:2009
第22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 Tournament)于2009年7月21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举行.共有来自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英国、中国等27个国家的青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Li,DS, 来源: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介绍在心肌透壁缺血时ST段下降的仿真研究结果,其中心脏由一个简化模型表示,心肌组织由双域模型表示。在ST段期间,缺血细胞的动作电位在平台期为-30mV,而正常细胞则为0mV,ST电位的控制方程由有限......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中服,李川勇, 来源: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2004
建立了从心内膜到心外膜的一维心肌几何模型,采用心肌双域模型建立心电电位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缺血程度构造不同的心室复极不一致状态,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模拟了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Kilp.,D, 来源: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1999
利用心肌的双域模型计算机模拟了不同区域心肌透壁缺血时ST段位移在心脏表面的分布,发现心脏表面ST段位移的分布式样和缺血区域大小有关,一个小面积的透壁缺血在缺血区上出现均匀分......
[期刊论文] 作者:冯策, 陈平, 李川勇,, 来源:物理实验 年份:2016
设计制作了高压电源和整套气体放电装置,用于开设气体击穿、惰性气体导电和介质击穿等实验,补充了物理教学中高压电和气体放电方面的不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
[会议论文] 作者:彭庆勇,李川勇, 来源: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目的 麻醉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显著变化,心率变异性(hean rate variability,HRV)则是反映这种变化的一种重要参数.对于HRV这样的复杂信...
[会议论文] 作者:张植奎, 李川勇,, 来源: 年份:2004
根据电偶极子假说,使用 Frank 导联系统,通过测量体表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 X、Y、Z 的平均电场,可以得到心电向量。将心电向量在三维空间连续实时地显示出来,就得到了立体...
[期刊论文] 作者:肖森波,李川勇,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份:2006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最深广、灾难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早在1983年已确认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兴,李川勇, 来源: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04
Laplacian心电图技术是利用表面Laplacian值的概念,通过对体表电位进行微分,得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Laplacian心电图研究的发展和现状,主要包括理论背景、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并指出了Laplacian心电图的......
[会议论文] 作者:徐志江,李川勇, 来源:2015年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李川勇,DanshiLi,David Kilpatrick,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IEEE/EMBS第20次国际学术年会 年份:1998
该文利用心肌的双域模型计算机模拟了在不同区域透壁缺血下ST位移的三维分布,发现其在心脏表面的分布图案和缺血区域大小有关,并和在动物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变化相符,因而为临床上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高教学刊 年份:20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清华大学教授黄霞,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总工郑兴灿,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川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Danshi Li,David Kilpatrick, 来源: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川勇,Li Danshi,David Kilpatrick, 来源: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介绍在心肌透壁缺血时 ST 段下降的仿真研究结果,其中心脏由一个简化模型表示,心肌组织由双域模型表示.在 ST 段期间,缺血细胞的动作电位在平台期为-30mV,而正常细胞则为0mV,...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克强,杨宁,李川勇, 来源: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07
心室复极不一致与室性心律失常直接相关,文章介绍了一些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的心电图参数,包括QT离散度、兴奋-恢复间期离散度和T波形态方面的参数,回顾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简单讨论了这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宁,王克强,李川勇, 来源: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份:2007
近年来随着心脏疾病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用心脏仿真模型研究各种心脏疾病的应用新研究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在仿真理论方面也向着更加真实地反映复杂的人体环境和更加简单易操作两方面发展,研究者们发表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从源、容积导体及算法等方面综述了心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