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令, 来源: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令,, 来源: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年份:1990
定量显微学(Quantitative Microscopy)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定量体视学(Quantitative Stereology),测试手段用图像分析仪,能用于确定材料的三维结构特征参数,以解...
[会议论文] 作者:李启令, 来源:第七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项民,李启令,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年份:1997
用玻璃纤维网,铜纤维网和尼龙纤维制备了多种纤维网MDF水在层压复合材料,由Instron8501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这些层压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全荷载-挠度曲线,研究了不同纤维网对MDF水泥基层压复合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李娟,李启令,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2007
分别用平板法及圆环法测试研究了不同代砂率的橡胶砂浆在塑性阶段及硬化早期阶段的收缩开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砂浆具有较好的抗塑性收缩开裂和抗硬化早期干缩开裂性能,在砂......
[期刊论文] 作者:严安,李启令,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年份:2000
本文首先试验研究了荷载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的耐久性,提出了荷载作用下冻融循环可靠度的概率统计方法。研究表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主要为外荷载加速冻融破坏,诱发动弹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纯禹,李启令,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2002
综合利用主成分降维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技术,在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高抗压强度和相应配方。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启令,黄蕴元, 来源: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玲,李启令,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处理了粉煤灰颗粒群特征参数(比表面积、形状因子、分数维、烧失量)和流变学参数(屈服应力、塑性粘度等)与其需水量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
[期刊论文] 作者:张纯禹,李启令,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综合利用主成份降维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技术,在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3个影响因素之间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高抗压强度和相应的配方.结...
[期刊论文] 作者:吴科如,李启令,, 来源: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年份:1983
一、引言材料科学主要研究材料在所处环境条件下,它的内部组分,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以便达到按指定性能及经济效益设计与制造材料的根本目的。混凝土材料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霜,李焕英,李启令,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2001
通过图象分析的方法,对4种粉煤灰颗粒群形状指数如丰度、圆度、椭圆度、粗糙度以及粒度分布、分维数等几何特征参数作出了定量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颗粒群的圆度、椭圆......
[期刊论文] 作者:姚飞,林勇,李启令,,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中,当时的各个政治派别实现了大联合。联合是一个事实,这已为近年来出版的愈来愈多的近代史教材和专著所承认。本文在掌握了大量护国战争时期各方...
[期刊论文] 作者:严安,李启令,吴科如,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年份:2000
本文首先试验研究了荷载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的耐久性 ,提出了荷载作用下冻融循环断裂可靠度的概率统计方法。研究表明 :荷载作用下的破坏主要为外荷载加速冻融破坏 ,...
[期刊论文] 作者:熊焱,屈文俊,李启令,,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运用压汞测孔法(MIP)对影响电化学再碱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主次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再碱化时间和电解质溶液浓度.本试验最优电化学再碱化组合是电......
[会议论文] 作者:翁友法,张炜,李启令, 来源:第九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该文简要地分析了海工混凝土破坏的原因,探计了改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海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熊焱,屈文俊,李启令,,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09
运用压汞测孔法(MIP)和电镜扫描(SEM)分析方法对影响电化学再碱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主次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再碱化时间和电解质溶液浓...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莲, 李启令, 俞春校,, 来源: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创新教育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应贯彻如下的创新理念:重视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和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鼓励科学探...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莲, 李启令, 陈志源, 来源: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2004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碱度较高的钢渣中含有较多的C3S和C2S,使其具有一定的水硬活性,可作为水泥基材料的活性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可起到调节作用.但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莲,周宏凯,李启令, 来源:混凝土 年份:2008
通过添加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和对废旧轮胎橡胶颗粒进行聚合物乳液湿润的方法来改善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的界面。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随橡胶掺量的增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