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2009年6月23日,李伯黍心理学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领导近5O余人与会,共同回顾李伯黍教授走过的学术道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心理科学 年份:2011
2010年9月10日凌晨1时50分,本刊前副主编李伯黍先生不幸逝世,享年96岁;2010年12月3日下午16时15分,本刊前主编朱曼殊先生又在上海华山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2岁。...
[期刊论文] 作者:田培明, 来源:心理科学 年份:1981
会议由本刊副主编李伯黍主持,编辑部办公室负责人万云英出席了会议。会上,李伯黍向代表们报告了《心理科学通讯》复刊筹备工作简况,然后与会者就办刊方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心理科学通讯 年份:1981
德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它正在迅速地发展成长。是什么原因使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独立领域而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分支的?德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心理学并不考察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全部问题,而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一般说来,对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心理科学通讯 年份:1983
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心理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兼能力研究室主任V.A.克鲁切茨基所著《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一书即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俄文原版本于1...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山西教育科研通讯 年份:1984
少年儿童公正观念发展调查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1983)目的皮亚杰在对儿童的公正观念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指出:“7岁、10岁、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山西教育科研通讯 年份:1984
1978年以来,我们德育心理科研组围绕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先后规划了七项实验设计,其中三项曾在国内15—18个地区开展了全国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教育科研情况交流 年份:1983
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心理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兼能力研究室主任V·A 克鲁切茨基,对数学能力的特征、研究数学能力的方法,数学能力的成份分析等提出了一些见解,对我们深...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阿尔伯特·班图拉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本身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心理科学通讯 年份:1986
【正】 一、问题在学校集体中,儿童间建立友谊关系和形成不友好关系的认知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不仅在实践上可以给我们提供关于儿童间友谊关系和不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1
柯尔堡(L.Kohlber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五十年代末期,他和他的合作者在皮亚杰关于道德判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设计了一套道德两难问题,对75个男性儿童,从少年阶段(10一16岁)直到成年初期(22—28岁),每隔三年一次,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黍,, 来源:父母必读 年份:1987
近几年来,非智力因素教育问题,开始从学校波及到家庭,这意味着对未来一代培养教育的全面发展观正在进一步深化,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范畴中所出现的十分可喜的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焦观,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我校教育管理系李伯黍、燕国材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已于今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由4编20章组成,共40万字。曹子方教授、岑国桢副教授为副主编。...
[学位论文] 作者:黄秀峰,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本研究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顾海根、李伯黍的“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及“儿童内/外控(CNSIE)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储朝晖,,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年份:2016
他与李伯黍、吴福元共同主编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教材《心理学》。这本教...
[期刊论文] 作者:余怀亭,, 来源: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伍棠棣、李伯黍和吴福元等同志主编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心理学》(下称“伍编《心理学》”),是粉碎“四人帮”高师院校心理学复课后最先编出的一本教材。其第一版发行...
[学位论文] 作者:徐江,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1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李伯黍教授领导下,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教授等青少年道德工作小组成员开始了历时三年的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研究,并最终形成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丹,李伯黍, 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年份:1989
【正】 一、问题怎样通过教育或训练的途径,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促进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应该说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丹,李伯黍, 来源:心理科学通讯 年份:1989
200名幼儿园中班、大班和小学一、三、五年级被试每班40名,各均分成分物和选物两个对照组,在假设和实际两种情境中测查他们的利他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