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正当程序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深度揭示审判程序的价值进而提升其理论位阶对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不无裨益。实体法规范需借助程序的支撑才能具体运用;作为过程和方式,审判程序蕴...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普通救济制度与特别救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失衡,审级制度"瘦小"而再审制度"肥大".二审终审制存在很多缺陷,再审制度也同样如此.建议平衡二者的关系,设立有限...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利益衡量应当是法律适用中的普遍方法。其基本的思维路向和操作模式是贯通事实与规范以及在规范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进行比较。尽管可能带有不确定性,但确定性只是人们对司法抱......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公民不愿服从裁判的现实使得有必要追问司法裁判正当性的来源,而传统的理论对这一问题已经丧失了解释力。比如,神意论已经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淡出了历史舞台;民主立法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7
本文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试图阐明的是为何要把论题锁定在逻辑涵摄与类型归属之上,其内在的思考理路和论题的意义何在,以及本文是如何安排整体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09
传统上类推仅仅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①在诠释学的关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没有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过程,只有在...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法律援助责任的归属,是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与实施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立法上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和律师的义务,理论上也有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由此造...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职业者是刑名师爷和讼师,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处在法律和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困境,这恰与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和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下法治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3
为了弥合有限破产主义的立法漏洞,解决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不能清偿所有到期债权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民事执行分配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本文在深刻反思参...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6
我们无法摆脱传统诉讼文化对当下法治建设的影响。作为乡土社会中的法律职业者,讼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处于官方与民间、法律和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困境,这恰与发轫于西方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5
我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和法制建设不能不受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而传统诉讼文化具有司法不独立、法律职业主体边缘化、程序正义缺位、重调解求无讼和裁判依据道德化等特征,这与发...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前进 年份:2010
反腐倡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而法制建设又是反腐倡廉的关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传统上类推仅仅被看作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在诠释学的观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天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06
我们无法摆脱传统诉讼文化对当下法治建设的影响。乡土社会中的刑名师爷是案件的真正决断者,是法律职业者,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处于政治和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困境,这恰...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7
传统法学教学过于追求客观性、确定性,这与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的目标不相契合。客观性、确定性的实现主要依赖演绎的思维范式,而逻辑演绎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法学不与自然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青年思想家 年份:2005
我国的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是为了解决非法人民事主体的“不能清偿”问题而设立的临时性应急措施,然而在运行中却弊端百出、不敷使用,解决的办法就是扩大破产法的调整范围。文......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研究生法学 年份:2000
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口号,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强调法律程序的意义。因为'法治的基本原则主要的就是程序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研究生法学 年份:2001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就宣告终结。西方国家的民事审级制度是三审终审制,当事人对第二审法院的裁判不服的还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①。因......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山东法学 年份:1999
目前我国的破产立法仅赋予了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以破产能力,在立法例上属有限破产主义。而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自然人的破产问题,尚有待在将来的破产立法中加以规定。为了弥......
[期刊论文] 作者:朱良好,,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6
随着人类公共交往的场域日益超越国家的边界,法律全球化亦成为当今世界法律发展的基本态势。尽管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范式和法律治理结构在全球化过程中占尽先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