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2007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文物研究的传统,但进入近现代以后,我国文物研究从以“文”为主的东方模式转向重“物”的西方模式。这种转变发生在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上,其次表现在物质...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15
2010年以来广州出现各种以保育地方文化为目的的行动,行动的主体是青年人。文化保育的概念被认为是借鉴自同样处于粤语文化圈的香港,2015年初香港发生激烈的反水客行动,参与...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6
广州市恩宁路东接第十甫路,西接龙津路,沿街保留有较完整的骑楼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民居住宅,骑楼下间或有经营五金或小商品的铺面。这里也是"粤剧之街",众多名伶老倌等...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6
“古物”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古物”这一概念为“文物”所取代,研究从以“文”为主的东方模式转向重“物”的西方模式。在现代学科体制下,文物获得了新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6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对恩宁路事件的报道,探讨本土文化保育行动在广州的扩散,传统媒体推动下民间组织与政府建立的关系,以及民间行动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对恩宁路事件的报道,探讨本土文化保育行动在广州的扩散,传统媒体推动下民间组织与政府建立的关系,以及民间行动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呈现广州本土文化保育组织重要组成——“新新人类”的文化保育观。  【关键词】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何方耀,,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历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实践课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历史专业的实践课设置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辉,朱嫦巧,,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09
2008年11月22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历史学会农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纪念梁家勉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广东农史研究第八次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嫦巧, 龚金红, 刘睿珺,,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8
消费时代的博物馆将展览视为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观众观展行为研究成为展览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以广东省博物馆临时展览"相看两不厌——馆藏明清瓷画与绘画展览"为例,对观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