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21
曾文婕在《教育研究》2021年第7期《德育研究科学化何以可能: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一文指出,德育科学化要将德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需通过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来予以保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8
曾文婕:责任教育生活化    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任务的自觉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是老师通过合理方式使学生养成积极的责任态度特征和行为倾向。...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2021
《贵在得法——小学班级与课堂管理的方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曾文婕等著)一书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大量新入职的教师、师范专业学生及其他专业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学生,系统掌握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的方略...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21
曾文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21
曾文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度学习的研究者发现不同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信息加工水平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8
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任务的自觉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是老师通过合理方式使学生养成积极的责任态度特征和行为倾向。责任教育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7
曾文婕、黄甫全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上撰文说,当前,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合流,孕育和兴起了学校重构运动,教师赋权增能是其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8
曾文婕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上撰文说,“赋予学生学习自由”倡导解除各种形式的强制,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存在逻辑的政治学僭越、潜能的价值性神话和文化的虚无主义泛滥等迷...
[期刊论文] 作者:宋萑,徐淼,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2021
《从课目教学知识到课目学习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新方向》一文认为,教师专业知识研究视角应从“教学视角”拓展到“学习视角”,为凸显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关怀,应在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个新概念:课目学习知......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9
微型课程,是由一个班级的任教教师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带领学生开发出来的持续时间从半小时到半天不等的"班级层面"的"小型"校本课程。较之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微...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6
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谁是改革的主体”这一问题,缺乏自觉的思考与充分的探讨。本文拟从反思已有的改革主体观入手,以期对改革主体作一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1
每个现时的存在,都是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持续体。生命的当下并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由过去汇成现在,由现在流向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单纯的事实都需要归回到生...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课程发展呈现出从"缺位"到"回归"再到"繁荣"的脉络。其间,课程观历经了由"小"课程到"大"课程再到"微"课程的嬗变。"小"课程注重文本形态的学科课程计划...
[学位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7
“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育领域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随着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逐渐扩展为“如何促进人的学习”。要对其做出系统回答,必须以对学...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13
"备学生"是传统的教学智慧。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虽然备了学生却教学成效不彰。析其原因,就在于"备学生"的目的存在错位、内容存在缺失、方式存在问题。鉴于此,我们需要重...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年份:2016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德洛尔报告》,即《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在"学习"的视野下观照"教育",开启了"学习为本"的教育时代。《德洛尔报告》...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08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化哲学所具有的独特性,绝不仅仅表现为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方法论革新与进化也是其所追求的重要理论主旨。虽然文化哲学的样态多样,但其方法论原理清晰可辨,主要体现为"...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9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维度缺失,"微型课程"是超越其局限的新思路。微型课程开发是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所进行的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从深化校本课...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婕,,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14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发展至今,亟待实质性的突破和深化。在价值维度上,需要确立学习为本的开发理念,践行基于学习理论的开发实践,彰显校本课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值得充分信赖...
相关搜索: